吳「海」儀 - 吳靄儀

吳「海」儀 - 吳靄儀

打電話到朋友的秘書台,對方問我有什麼可以幫忙,我說:「吳靄儀請機主覆電話。」她問:「是不是吳海儀?」我想答:「不是。」但忍住了,改答:「是。」其實不對。「靄」、「藹」同音不同義,跟「海」的發音則完全不同。用英文拼廣東話音,一個是「ngoi」,一個是「hoi」,不能混亂。「愛」音「oi」,不是「靄」也不是「海」,但以普通話唸,則「靄」與「愛」同音,都是唸「ai」;於是我的一位來自上海的老師,就戲稱我的名字是「我愛你」。

「靄」ngoi的「ng」發音可能是南方獨有。二○○四年十月往北京,在北京機場入境過關時,入境官員問我是否最近到過北京;我答道是,因為九月三十日剛隨前特首董先生的團到北京參加慶典。他記得那麼清楚,原來是那次也是他處理我的證件,看到「ngoi」這個音譯,印象深刻。
藝術的「藝」,魏國的「魏」都是「ngai」的發音,普通話一個是「yi」,一個是「wei」,牙齒的「牙」廣東話是「ngaa」的發音,普通話是「ya」。那麼我變成了「吳海儀」,原因也就是因為廣東音已變得模糊了。不幸敝姓「吳」,根本拼作「Ng」,不但外國人唸不出來,本地人更索性唸做「hm」。「吳靄儀」變成「hm海儀」,令人苦笑;廣東話太難了。
但在這些事上,我們應當有多執着呢?暮靄的「靄」是陰霾密佈狀,和「藹」是池草茂密柔軟狀;我報上名來,人家問我,是不是和藹的「藹」,我以前不嫌嚕囌地改正,但近年已放棄了,海也好,藹也好,我原非我,有什麼奇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