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05年投資者參與窩輪市場的比重由04年的13.4%提高至19.2%,而且主要窩輪種類的引伸波幅較04年下跌2.1至12.3個百分點,顯示窩輪售價已處於歷史低水平,然而按資金流向分析及相關類別股份表現(見表),炒輪的投資者在05年整體上都錯判後市,即積極買入或賣出的窩輪,相關正股股價反而出現下跌或上升的現象。
比聯金融產品董事黃惠恩指出,這可能與投資者未能在最理想時機入市有關,至令他們產生窩輪較難賺錢的感覺。
去年睇錯市者居多
去年認股證市場平均每日成交34.6億元,較04年增66%,是全球之冠。比聯去年市場佔有率為22.7%,連續第4年成為冠軍;亞軍為法興,佔21.9%,連同第3的麥格里和第4的德銀,4大輪商去年佔有率達73.9%。
去年主要種類的窩輪引伸波幅均下跌,而窩輪與短期上市期權引伸波幅平均差距,也全面縮窄0.6至3.3個百分點,顯示輪商在激烈競爭下,已將藍籌輪引伸波幅推至10年低位。從去年估計3成上市窩輪街貨量由機構投資者互相持有(04年比例大約只有一成)可說明,機構投資者寧願買賣上市窩輪作對沖,因成本較場外期權更低,效率更高。
黃氏及法興證券(香港)衍生工具高級副總裁李錦皆解釋,輪商提供的引伸波幅能降低,除因競爭激烈外,主要是去年非保本結構產品發展急速,令輪商可透過出售結構產品(如高息票據)買入引伸波幅,再出售窩輪賣出引伸波幅,減輕本身對沖成本,但他們估計今年藍籌輪引伸波幅再跌空間不大,反有機會回升。
今年新輪或近2000隻
他們認為,今年輪商的經營環境仍艱辛,現有18個發行商中,可能會有3至4個減慢發展步伐甚至退出市場,無論如何,本港輪場已趨成熟,預計今年窩輪佔大市成交比重增幅會較去年放慢,新輪發行有機會接近2000隻,較去年1683隻增18.84%,李氏則估計新輪發行增幅不會逾10%。兩人皆預計今年焦點將在國企股窩輪上,原因是去年下半年國企股成交增幅勝藍籌,若趨勢持續,加上今年將有數間大國企來港集資,今年國企窩輪成交增幅有機會超越藍籌。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