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前兩篇文章提及過,肝臟疲倦或受損對身體機能所造成的影響,而攝取足夠的維他命B雜及充份的休息均有助紓緩這些情況。有讀者電郵詢問,市面上許多聲稱對肝臟有益的健康食品也含有一種名為奶薊的成份,究竟是甚麼?
奶薊(MilkThistle)是灌木植物,雖說在世界很多地方也可見其生長,但筆者至今仍未見過其真身,只知其可供食用的葉,形狀跟亞支竹(Artichokes)相似。
增強肝臟分解對抗毒素
奶薊的種籽含有一種黃酮類物質,名叫水飛薊素(Silymarin),據說被應用於治療各種肝病已有二千年歷史。現代科學證實,水飛薊素具有極強的抗氧化作用,不但比抗氧化維他命A、C、E的強,更特別有效於穩定肝細胞的細胞膜,預防其被自由基破壞。
其次,水飛薊素更能增強肝臟分解及對抗一些毒素(酒精、藥物、來自細菌或有毒蘑菇的毒素)的能力。然而,最令人留意的是,水飛薊素具有促進肝臟細胞的自我修護及再生的能力,故除了能保健之外,還有治療的作用。
在動物實驗中,肝臟細胞受損的兔子被餵飼水飛薊素後,其康復速度比其他兔子快數倍;而相同實驗應用在一批分別患有酗酒、肝炎及肝硬化的人身上,均可見到明顯的改善。因此,奶薊經常被運用於延緩肝硬化患者的肝臟使用壽命。話雖如此,水飛薊素對病情較輕的保健功效,比病情較嚴重的強。
樊浚賢 英國註冊營養師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