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不是黑心,是漠不關心! - 盧峯

蘋論:不是黑心,是漠不關心! - 盧峯

教育統籌局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女士是否像教統局局長李國章先生所說並非沒有人情味及黑心的人公眾自然有本身的評價;但她前天那番竭力為教改護航的說話、那番指教師自殺若與教改有關,「點解淨係兩位老師(自殺)呢?」的說話卻肯定不僅僅是用詞不當或不夠冷靜;羅太這番話反映的是主責官員對前線工作教師的情況漠不關心、反映的是主責官員對前線執行教改及其他教育新措施的老師的困境漠不關心、反映的是當權官員的傲慢及自以為是。像這樣的態度,怎能不惹起教師公憤、怎能不令公眾反感呢?
短時間內有兩位老師選擇走上自殺之路絕不是甚麼等閒的事、絕不是尋常的事,社會大眾及教育界希望從各方面探討、研究老師輕生的原因,希望可以避免悲劇再次發生是正常不過的;而要探究老師所面對的壓力及困難,政府推出的教育改革肯定是不能迴避的課題、肯定是討論的重點,因為誰都知道,一浪接一浪的教改措施正是令前線教師工作大大加重的重要原因。若果羅太及教統局官員真的關心前線教師的問題、真的關心前線教師的壓力,她們應有的回應是檢討教改推行的過程是否過急、是檢討教改的措施是否過多、是檢討對學校及教師的支援是否足夠或能否加強。只可惜羅太對老師自殺悲劇的即時反應是盡力為教改保駕護航、是要堅持教改政策沒有問題,對教師面對的實際壓力及困難則避而不談。這除了想顯示政府一貫正確、除了想顯示教改政策一貫正確以外還有甚麼理由呢?

其實,不管是教育界及公眾都沒有把教師自殺事件跟教育改革政策直接掛鈎,不管是教育界及公眾都沒有想過因為教師自殺事件而把教改推倒重來,大家只是在討論教師面對的壓力及處境、只是在把教師的困難提出來,希望特區政府關注、希望負責教育政策的官員關注,以免情況進一步惡化。只可惜羅太一心只想捍衞教改、只想把教改所產生的問題及壓力抹得一乾二淨,甚至說出不近人情的說話。這不是清楚反映官員的傲慢及自以為是心態嗎?
此外,羅太不是最近才負責教育政策的。從九八年出任教育署長開始到後來出任教統局常任秘書長,羅太一直負責推動及執行政府的教育政策特別是落實教改的各項措施。
這樣的背景、這樣的資歷理應讓羅太有更多機會接觸校長及教師、理應讓羅太更了解學校及教師面對的困難及壓力、理應讓羅太更清楚知道教改為學校及教師帶來了甚麼問題。很不幸,長期主理教育工作並沒有讓羅太認識到教育工作者的困難、並沒有讓羅太了解到教育是以人為本的工作、並沒有讓羅太關注到教師面對的沉重壓力,她關心的只是冷冰冰的政策指令、她想到的只是如何確保政府的政策不會被迫轉軚或推倒重來。若果連羅太這樣一位長期跟教師、教育工作者打交道的官員也不重視、也不關注前線教師的壓力及困難,怎能指望其他官員或更高層、更高高在上的官員了解教師的疾苦、教育的問題呢?
教師的困難、教育的問題有誰來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