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行政會議昨日批出十年專營權予九巴、城巴及新大嶼山巴士,並把固定資產淨值回報率由百分之十三減低至百分之九點七。港府稱,日後巴士公司減價回饋乘客機會增加;但有學者指由於新票價調整機制及減價措施可能令巴士公司盈利下跌,調低回報率未必代表有更大減價空間。
規定須改善服務
專營巴士公司享有資產淨值回報率達一成三,一直為公眾詬病,新專營權把回報率下調至單位數字,規定若巴士公司利潤超過回報率,須於翌年減價。新專營權並規定巴士公司推行改善服務措施,包括為全線車隊安裝「黑盒」、引入更環保的巴士及重組路線,並試驗全球衞星定位儀及為乘客提供更多行車資訊。針對市民投訴公共交通工具的廣播裝置聲浪滋擾,新專營權把車廂內的視聽裝置納入運輸署署長規管範圍。
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蘇偉文說,巴士公司的回報率仍按巴士公司的資產值計算,加上新的調整票價機制及為期最少三年的票價優惠措施,可能令巴士公司盈利下降,故即使巴士公司的回報率下降,也不代表巴士公司有超過回報率的利潤而出現減價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