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是傷風感冒「旺季」,很多人因此咳個不停,造就止咳藥大賣,新止咳藥更愈出愈多,美國人每年就至少花數十億美元購買止咳藥。但美國專家狠批這些新型非處方止咳藥成份和舊款不同,功效有限,作用和一碗雞湯或糖水差不多,但就算功效不減,也應少服,因咳嗽可能由嚴重疾病引致,迷信止咳藥只會延誤病情,兒童服用過多更有害。
美國胸肺學院最新出版的醫學期刊《Chest》指出,傳統止咳藥採用氯菲安明(ChlorpheniramineMaleate)等抗組胺(Antihistamine),以及右美沙芬(Dextromethorphan)等中樞鎮咳劑,配合着解充血劑(Decongestant)使用,能有效止咳。但新的非處方止咳藥少用這些藥物,改以祛痰劑(Expectorant)和鎮咳劑(Suppressant)取代,功效大減。
兒童過量服用有害
「咳嗽是病人服藥的頭號原因。」麻省大學醫學院的歐文說:「沒有任何臨床實驗,證明這批以祛痰劑和鎮咳劑為主的新型非處方止咳藥有效。」他指縱有傳統止咳成份,新型止咳藥含量過少,有等於無。
即使止咳藥效不減,濫用也會延誤病情,因為咳嗽可以由嚴重疾病引起,傷風感冒並非單一成因。「哮喘、過敏、嚴重胃灼熱和支氣管炎等,都可以引起咳嗽。」美國胸腔協會代表舒爾曼說,病人如果咳嗽持續超過三周,或咳嗽時感到呼吸困難,就應立即求醫。
除了可能延誤病情,兒童服用止咳藥,還可能出現鎮定劑過量副作用。歐文指出,只要咳嗽不是由慢性肺部疾病、環境影響,或其他特別因素引致,咳嗽很快會自行痊癒,根本不須服藥,有重病服止咳藥也醫不了,「兒童經常會咳嗽,但濫用傷風感冒藥或止咳藥,不但對病情沒幫助,還可能有害。」
傳統藥劑有效止咳
過往已有不少報告質疑非處方止咳藥功效,有人認為止咳藥只能令人心理上好過些,有人直言它們功效和「糖水」或「雞湯」相差無近。沒有舊藥成份的止咳藥被人批評,有用的自然一枝獨秀,含有舊藥成份右美沙芬的Robitussin,就是美國當今最暢銷的非處方止咳藥。至於《Chest》提及其中一種傳統止咳藥用的抗組胺藥——氯菲安明,本港三款咳藥水「咳立好」、「Kalinton-Forte」和「痰咳寧」都含有。
路透社/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