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歷來最大型姓氏調查顯示,中國現有四千一百多個姓氏,當中,「李」仍是中國第一大姓,人口達九千六百萬;其次是姓「王」,亦有九千三百多萬人;第三大姓是「張」,有八千八百多萬人。
王張劉陳緊隨其後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近年調查了內地千多個縣市,從近三億人口的資料中,得到四千一百個姓氏,列出新「百家姓」,當中首二十個較常見的姓氏是:李、王、張、劉、陳、楊、黃、趙、周、吳、徐、孫、朱、馬、胡、郭、林、何、高、梁。而目前中國一百二十九個常見姓氏的人數,約佔全國人口的百分八十七,其中十八個姓氏的人數都佔全國人口百分一以上。
當中,「李」姓是中國第一大姓,全國姓李的人口,佔總人口的百分七點四,人數約為九千六百多萬人;第二位的「王」氏一族及第三位「張」氏一族則分別佔全國人口的百分七點二及六點八,人數分別為九千三百多萬及八千八百多萬。
同一九八七年首次調查相比,李、王、張仍穩佔全國三大姓氏的前三位,但比例有所下降,李、王、張當年分別佔全國人口的百分之七點九、七點四及七點一。負責調查的內地姓氏專家、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袁義達解釋,出現變化的原因是今次調查的統計樣本多,資料更準確:「李姓作為第一大姓,之所以比例從百分七點九降至目前的七點四,是因為原來樣本數目只有五十七萬,而現在達到了將近三個億。」
頭三位人口均下跌
袁義達說,與二十年前的調查相比,今次調查的結果更接近中國人姓氏的分布現狀,對於研究中國人Y染色體多樣性、疾病的分布等,極具研究價值。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