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論中國:胡錦濤「亮劍」

盡論中國:胡錦濤「亮劍」

風靡萬千香港「師奶」的韓劇《大長今》,去年在湖南衞視播出後,同樣掀起長今熱。令人意外的是,《大長今》在內地的收視紀錄,居然被中央電視台的軍旅電視劇《亮劍》所打破,該劇所衍生出的「亮劍精神」,近月一直是內地傳媒、網絡的熱門話題,更引起解放軍一批少壯派軍官反思國防戰略。影響所及,連中共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在調閱《亮劍》後亦罕有地大加讚賞。

亮劍精神:不敵也出手

《亮劍》所講述的,是抗戰時期中共領導下的八路軍團長李雲龍的傳奇經歷,他滿嘴髒話、對上抗命,但足智多謀、無懼無畏、屢立奇功,凸顯了粗獷的英雄本色。
「亮劍精神」的精髓在於:當遇上一個技藝絕頂的劍客時,同為劍客的自己,雖本領不濟也要敢於亮劍,奮力一搏,死在對手劍下也感光榮。
問題是,在中國威脅論甚囂塵上之際,何以胡錦濤會不避嫌疑地讚賞《亮劍》呢?是否意味着中國的發展策略,已經由從前的韜光養晦,轉變為「該出手時就出手」呢?
事實上,面對歐美掀起的「中國威脅論」,中國外交去年備受壓力,胡、溫甚至避提「和平崛起」,代之以「和平發展」策略。
美國除了在南韓、日本等駐軍外,「顏色革命」過後在中亞地區的影響力也驟增,加上對阿富汗的操控、對巴基斯坦的影響,美國已形成對中國圍堵的態勢。此外,日本政壇右翼主張彰顯,軍國主義問題再度引起中國擔憂。

少壯派軍官倡反擊美日

面對來自美國、日本的威脅,以及台灣海峽風高浪急的複雜局勢,解放軍內部鷹派及少壯派軍官要求反擊的聲音高漲。軍事科學院少將姚有志早前明言,現階段的國防戰略思想是積極防禦,但由於軍隊處於新的轉型期,具體戰略方針有所調整,轉為攻防兼備,當中又較為注重積極的成份。有將領甚至公開發表不惜與美國打核戰的言論。
胡錦濤是否已摒棄遇見一個高手時諂媚屈膝的「裝孫子精神」,改而提倡「面對強大的敵手,明知不敵也要毅然出手」的「亮劍精神」?這還待觀察,但從《亮劍》高達百分十三點七、榮登內地電視劇冠軍的收視率看,胡錦濤「亮劍」,顯然較容易爭取國人的認同和軍中少壯派的支持。
李平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