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摩洛哥的舊城廣場坐下吃燒羊肉串,鄰座的三個摩洛哥人,都是知識份子:一個是教授,兩個是工程師,看見我面生,一面吃一面搭訕起來。
得知我來自香港,中年的那個問:「中國收回香港之後,香港人喜歡中國,還是懷念英國?」這個問題,在這樣的地方,出自一個反抗法國殖民主義甚為英勇的民族人士之口,自然有點敏感。我想起名片《阿爾及爾之戰》,自然要謹慎回答。在外面,不可以唱衰自己的原居地。鄧小平說:中國永遠屬於第三世界,要顧及第三世界兄弟的感情,也要維繫自家的面子是不是?
「當然喜歡中國統治,香港人一點也不懷念英國,就像你們:摩洛哥獨立了半世紀,你們懷念法國人嗎?告訴我,你們有那麼孬種嗎?」
「當然不,」三位摩洛哥人同時搖頭擺手:「法國人統治我們的時候,幹了許多醜事,殺了我們許多人,我們摩洛哥獨立了,今天,我們有一個不錯的國王。」
「對呀,你們有種,香港人也一樣。」我叫了一杯可口可樂,回教國家不許喝啤酒:「英國人統治香港的時候,也幹了許多壞事,譬如:規範我們過馬路要遵守他們定的交通規則,不准我們隨地吐痰,強迫我們學英語,幸好,今天香港解放了,香港人在馬路上飛車,更加自由了;香港開了一座迪士尼樂園——剛趕走了英國殖民統治者,沒想到又來了美國文化侵略——大家在樂園裏吐痰大小便,也不必害怕英國警察踢屁股吆喝了。還有我們曾經有一個很好的特首,他幹了八年,頭髮眉毛都白了,幹到健康頂不住了,想下台,我們有五十萬人上街遊行,一起挽留他,央求他繼續領導我們。」
「這件事我們好像也在報上看過,」年輕的那個工程師說:「他的名字叫通、通、通癡……」
「對了,你的時事很靈通,」我打斷了他,咬一口羊肉:「他幹得很出色,令英國人看得儍了眼,如果你們缺領導人才,我想我們香港人會把他讓給你們摩洛哥。」
「噢啦啦,」中年人說。畢竟受過法國文化熏陶,連感嘆也跟法國人一個腔調:「中國還是許多人才的,跟我們一樣,例如毛澤東,他幫過我們非洲很多忙,給過許多援助。」這時,老闆也加進一張嘴:「對了,毛澤東,Mao,他是好樣的,Bon!」釣魚台的「國宴」,我從來沒出席過,但第三世界這種江湖的外交場面,還是稍有見識的,我一面附和,伸出大拇指:「毛主席,他是我的偶像。」幾位新朋友樂作一團。最後,我叫埋單,老闆豪邁地一揮手:「不必了,你是中國的朋友,這點小意思,我請。」一面再強調:「毛主席,他偉大。」
「對,他偉大!」我跟他握手。「毛主席偉大」這句話,來到非洲,如果到處是白吃不必付錢的一張優惠Coupon,不用白不用,為甚麼不?我們香港人是精伶的,毛澤東他老人家為我省Budget,不是第一回了,香港人去北非,這是一道蔡瀾也提供不了的旅遊貼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