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不停改投資組合或招損失<br>積金局不鼓勵炒強積金

指不停改投資組合或招損失
積金局不鼓勵炒強積金

【本報訊】強積金實施至今超過五年,強積金管理局發現,有小部份僱員將強積金視作炒股票般,非常頻密地轉換強積金投資組合,局方提醒僱員強積金並不適合進行炒賣,可能會招致損失。另外,全港打工仔的保留帳戶過去一年約增加四十萬個,換言之,二百二十多萬參加計劃的打工仔過去一年最少轉了四十萬次工。 記者:譚暉

為令僱員更關心自己的強積金戶口,積金局昨日推出全新電視宣傳短片,呼籲僱員定期檢討投資組合。積金局執行董事于海平昨日表示,全港強積金淨資產值現已滾存超過一千四百六十億元,以二百二十多萬名參加僱員計算,平均每人強積金戶口已累積逾六萬元。她強調,這筆辛苦得來的積蓄不宜置之不理,僱員須留意所選投資組合,能否達到預期目標。

保留帳戶增40萬個

她說,雖然大部份打工仔都極少轉換投資組合,但積金局從受託人獲悉,有小部份人「將強積金當成股票咁樣去炒」,他們緊密留意基金價格,又不斷轉換基金以期獲利。
不過,積金局並不鼓勵這類「強積金炒家」行為。于海平提醒,強積金是用作退休之用,「唔適合炒賣行為,萬一喺錯誤時間做咗錯誤決定,影響會好大。」
鑑於不少人指看不明白強積金的年結單,積金局今年將完成檢討及諮詢工作,以便令年結單的資料更清晰易明。
此外,隨着勞工市場好轉,○四年十月至○五年十月,二百二十多萬名參加強積金計劃的僱員所涉及保留帳戶總數,由一百四十萬個增加至一百八十萬個,即期內這批僱員最少總共轉四十萬次工作。根據現行制度,僱員每轉工一次,就有一個新的強積金戶口,舊有戶口被視作保留帳戶,積金局鼓勵打工仔轉工後,將分散在各受託人的保留帳戶合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