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體右葉肝移植 十年救二百條命

活體右葉肝移植 十年救二百條命

香港大學醫學院肝臟移植隊伍,十年前的一項「成人活體右葉肝移植」手術,改寫了全球肝臟移植歷史,不但解決了屍肝短缺問題,更突破活肝移植受左邊肝臟體積的限制,十年來憑着這技術在港至少挽救了二百多條性命,日本、南韓及歐美等地相繼採用,成為首次有港人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真正意義能救人

科研小組包括港大外科教授范上達、盧寵茂、廖子良及陳詩正等,其中盧寵茂昨日仍在進行肝移植手術。他於晚上表示,這個十年前的突破,在今天才獲獎,證明「做全世界第一宗手術唔重要,最重要係個手術可以延續,救到更多病人,才真正有意義」。
他解釋,在屍肝短缺下,不得不發展活肝移植,但成人移植左邊肝臟往往受體積太細的局限,而右葉肝移植風險較大。他尚記於九七年已做了七宗成功個案,後在美國發表時,有美國醫學界形容「只有你們咁絕望嘅人,才做這種手術」,證明右葉活肝移植風險有多高,也證明本港不少肝病病人輪候不到屍肝的絕望。

成功率逾九成半

今日,每年七十宗肝移植,三分之二採用右肝移植方法,至今已有二百多人接受這種手術,「睇到有消防員有警司等病人移植後好番,真係好鼓舞」。范上達昨在北京領獎後表示感到榮幸及開心,更指現時手術的成功率逾九成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