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淵滄專欄:港股升勢已成形

曾淵滄專欄:港股升勢已成形

上周五滙控(005)在美國曾升破130元,昨日在本港收報129.8元,是香港投資者保守,還是美國投機者炒賣過勇?
我留意到過去幾年,滙控的每一次升浪都是從美國開展,也許是美國滙控的成交額沒香港大,比較少的成本就可以炒起;在美國被炒起後,很自然第二天香港滙控就會高開。

去年底震倉高招

去年最後一個交易日是今年1月份期指的首個交易日,當日大戶震倉震得漂亮,相信不少大戶已經在低位購入大批期指;也因為去年底最後一個交易日大幅低收,使到股市在今年開始的頭數天雖然回升,但大多數散戶都不敢入市,到昨日才真正有不少散戶入場。
昨日港股成交額達408億,的確很驚人,可是我也發現不少熱門股收市價與全日最高價比較,升幅回吐了一半有多。舉些例子,當紅的交行(3328)最高見4.2元,上升0.225元,但收市僅上升0.1元;國壽(2628)最多上升了0.35元,最終僅升0.15元;領匯(823)最多升0.65元,收市升0.3元……

尾段回吐兩可能

當炒股出現這種在收市前急跌逾半升幅的情況,有兩種可能:一是震倉,二是升勢出現阻力。我覺得第2種可能性高一些,想買股者不必太急,但已經有股在手者亦不必賣掉,因為這一輪升勢已成形,就算有調整,也只是大漲小回格局。
思捷環球(330)升破60元,是我意想不到的。去年我在53元賣了之後,股價曾經下破50元,可惜我與許多投資者一樣犯了一個毛病,就是賣掉股票見到股價下跌,除了拍手慶幸自己好運之外,卻沒有買回的想法,結果往往是眼巴巴看着股價再創新高。除了後悔之外,還能做甚麼?
經濟局局長葉澍堃公開說,短期內難有第三者供電給香港,這麼說,慧峰(8228)又將再一次令高追的股民蒙受損失。
曾淵滄
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