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過氣數據也值留意

國際視野:過氣數據也值留意

本周一些經濟數據,縱使大都是去年底的過氣數字,但卻是時間的延續,或足以反映2006年經濟狀況,故不妨加以留意。
歐洲方面較具參考價值的,有權威團體「英國零售協會」(BritishRetailConsortium)今日發表的12月份零售調查報告,一般而言,聖誕前之銷售情況好壞,可能是未來消費者開支及意欲之鏡子。有分析家認為,單一個月之狀況未必可作為衡量標準,應加上12月前後1個月之總和才能窺全豹。其實拗都無謂,如果環境好,不排除有部份人早點費心思買禮物準備送給親友,一節淡三墟後的1月份,通常十分淡靜,不然又怎會是「大出血」(大減價)月?

英央行下月或減息

那麼觀察12月便應足夠,不過若看11月之銷情和12月之氣氛,數字似乎不會好到那裏,故此已有人提出英倫銀行有機會最快在2月減息,這倒也不奇怪,樓市降溫、通脹溫和、製造業和出口疲弱,大把藉口減息啦!
歐元區頭兩名好漢──德國有1月份ZEW商業情緒和法國11月工業生產數字同時在今日公布。前者失業率見下降,股市又如食了「春藥」,商業信心又怎有不爆棚之理!後者10月工業產出錄得下降,分析員預期11月將上升2.5%,苟如是則可喜可賀,因為可將按年增長率由負1.4%扯回正數。假若兩位大佬都傳來好消息,歐元區今年經濟有厚望焉!
美國又怎樣?較受關注有周四公布的11月貿易赤字,10月錄得破紀錄的689億(美元.下同),縱使收窄,幅度也不會大,皆因美元突較強兼年近聖誕,能低過660億已屬難能可貴,最怕又彈出另一個紀錄數字,這樣美元便認真屋漏兼逢夜雨矣!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