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款羽絨褸不含絨難禦寒

兩款羽絨褸不含絨難禦寒

國家質檢總局近日抽查內地出售的羽絨褸及背心,發現質量存在嚴重問題,合格率只有六成七,主要是含絨量不足,其中兩款羽絨產品甚至完全不含絨,根本不能保暖禦寒。

內地羽絨合格率67%

被指存在嚴重質量問題的羽絨服,包括浙江杭州啄木鳥實業公司生產的「PECKER」羽絨服、杭州蕭山南陽鎮盈強羽絨服廠生產的「盈強」羽絨背心、北京綠姿美服飾有限公司出品的「奧妹淑特」休閒羽絨服,以及江西達晟實業有限公司的「佩思利」羽絨服等。
國家質檢總局早前在北京、浙江、江西等七個省市,抽查市面所出售的羽絨服時,發現其中九種羽絨產品用以衡量保暖度的含絨量,遠低於國家標準規定的百分五十,合格率僅為百分六十七點九。有兩種更完全不含絨,不但保暖效果差,同時還影響到大褸的回彈性以及輕柔感,令人穿起來感到不舒服。質檢人員並且發現,有五種羽絨的外層衣料染色不達標,在清洗過程中容易褪色。

穿劣羽絨會染皮膚病

去年十二月,內地曾傳出,四川成都市有不法商人為了降低成本,使用沒有經過消毒脫脂的劣質雞鴨毛,冒充上等鵝絨毛來做羽絨褸。穿上後只要稍微出汗或被雨水沾濕,羽絨就會發臭,不少人因而出現皮膚過敏反應,甚至得了皮膚病。
專家提醒消費者,要買好羽絨一定要試穿,質量好的羽絨服穿兩分鐘左右,即可感到發熱。
中央電視台/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