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恒指上升4.5%,本港銀行股一般均跑輸大市,反映市場競爭的激烈,引致息差收窄,而下半年逐漸擴闊,仍未能及時反映於股價。
去年恒生(011)跌6.3%,東亞(023)跌2.9%,中銀(2388)升0.34%,永亨(302)升2.39%,永隆(096)跌4.76%,中信國金(183)跌16.6%,大新(2356)跌11.8%,廖銀(1111)升5.12%,工銀亞洲(349)跌14.4%,富邦(636)跌12.9%及亞洲金融(662)升54.9%,其中亞洲金融涉及收購洽商,廖銀亦經常被市場憧憬收購,都存在特殊因素,除此以外,仍有升勢的只有永亨及中銀。
與其他銀行相同,永亨也受新會計準則所影響,去年中期業績增長32.5%,而股息也增32.1%,若扣除會計準則影響,實際增長9.2%,表現已較佳,淨息差收窄22點子至1.86%,是受準則所影響,而成本對收入比率由41.7%降至36.4%,反映上年收購浙一銀行的協同效益逐漸顯現。
永亨較具吸引之處,是貸存比率僅59.8%,仍有上升空間,上半年存款增2.5%,貸款增5%,已使貸存比率上升1.5個百分點,澳門永亨有50年歷史,上半年貸款增10.5%,是澳門第三大銀行(以貸款額計),澳門貸款佔總貸款8.6%,提供純利佔14%。
澳門樓市升後轉靜,下半年貸款需求減,與本港情況相同,而澳門有相當酒店在興建中,整體貸款需求仍殷,永亨於澳門的業務,是其他本港銀行無法比較,除業務外,澳門稅制改革,04年稅率15.75%,05年降至12%,並可追溯至04年,更為有利。
基本條件有吸引力
去年下半年利率上升,息差擴闊,對經營有利,澳門的息差將同步擴闊。近日傳永亨將洽購亞洲金融,對股價並無刺激,永亨雖曾收購浙一,但只以P/B1.22倍收購,若亞洲金融索價較高,相信永亨將會放棄,若能收購,大概是反映協同效益較高,這一點仍看事態發展。
永亨是頗受基金注視的股份,亦經常有基金買賣,去年波幅達24%,較其他銀行股反覆,若能掌握走勢,短線也能獲利。
預期永亨去年業績增約20%,現價55元,估計PE11.5倍,息率4.2厘,P/B1.94倍,有相當投資價值,預期今年會受惠於息差的擴闊,可逢反覆吸納,並看當時走勢作出中短線的決定。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