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嘉華筆記:活用相反理論慎選投資對象

麥嘉華筆記:活用相反理論慎選投資對象

在現時的投資環境下,最令我感到震驚的,是每一個人都各有所好地看好某些資產類別的前景──股票投資者看好股市前景、商品投資者看漲商品價格、債券投資者亦認為利率有望回落,將利好債券價格;房地產投資者亦押注於物業價格會繼續上揚;最後是藝術品投資者不惜一擲千金購入名畫、寶玉、古董和其他收集品。看來每一個人都相信,自2002年10月因美國寬鬆貨幣政策而啟動的資產通脹仍會繼續下去。

我並不懷疑美股和美國樓價若分別回落10%,會對美國消費構成損害,尤其後者在過去數年均是由資產價格上升所推動。即將登場的聯儲局新主席伯南克亦可能會不顧後果地狂印鈔票,但在印鈔機啟動下,是否所有資產均會上升,卻是頗值得爭議的。
首先,我質疑美元長債的投資者是否會覺得安心,因為他們所持有的定息證券,是由一個把濫印鈔票變成每天例行公事的國家所發行?因此,即使日後的貨幣政策僅較現時略為寬鬆,首當其衝要下跌的資產必然是美元。我在2006年的首個投資建議亦會是沽美元。但沽美元的同時,我們應該買甚麼?
根據經常帳盈餘和赤字推斷,我認為那些擁有巨額盈餘的亞洲國家貨幣在2006年升值的機會最大,我尤其鍾情於日圓、新加坡元和馬來西亞元。同時,我相信美元相對黃金、白銀、白金和鈀的價值亦會不斷萎縮。
此外,我亦質疑在美元極度疲弱的環境下,美國長息是否真箇會下滑。一般而言,市場對經濟增長轉弱的首個反應,是追捧債券,因為息率會因經濟轉弱而下調,利好債價。不過,我預期債價在未來3個月會有上佳表現的同時,同樣相信長線投資於以美元為單位的長債會是災難。投資者在未來數周必須善用債市的強勢,出脫手持的債券。

美股技術層面轉劣

那麼,股票前景又如何?
由於投資者認為美息在春季過後將會停止上升甚或回落,對股市是利好因素,故美股會備受追捧。但美股的利潤,將會被美元下跌所抵銷。因此我建議,即使你看好美股前景,也緊記要為美元下跌風險作好對沖。
其實我對美股仍然有點戒心,美股雖然在近日改寫了4年新高,但技術層面卻已急劇轉劣。大家看看附圖,在過去12個月,52周新高的數字已大幅減少,意味着美股疲態已露。相比起美國,我認為海外有更多的投資機會,我尤其鍾情於那些去年表現失色、但卻擁有高股息收益的股票市場,其中馬來西亞、台灣和泰國均可看高一線。
最後,雖然基於美國狂印鈔票的假設,我仍然看好商品前景,但市場幾乎一致地看好商品價格,卻令我感到困擾。因此現階段,我的投資首選將會是沽出美元,並持有一些亞洲貨幣鈔票。
﹙本欄隔周逢周一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