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在無綫電視看了一個新聞特輯,講的是食物裏的化學物質。記者找了許多專家,很科學地解釋了許多曾經令人心驚的疑竇。
前些日子,都在說水產裏的孔雀石綠,說得好像一吃魚就會死人一樣,以至全香港鰻魚絕跡,我饞得要死,走了一家又一家日本餐廳,就是找不到一碗心愛的鰻魚飯吃。
然而,真實的情況是,如果罐頭豆豉鯪魚含有孔雀石綠的話,你要一頓吃下一千七百罐,才「有可能」致癌。
一頓吃下一千七百罐,還用什麼孔雀石綠?你早就脹死了!
專家說,與其擔心豆豉鯪魚裏的孔雀石綠,還不如擔心炸鯪魚的油和鹽,每吃一罐,對一個人的身體來說,都超標。
這是我看得最稱心的專家評論,這才是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生活中的許多謬誤,產自於無知,產自於常識的缺乏,無知和缺乏常識的人,最容易上當受騙,最容易被一些偽專家鑽空子。
於是偽專家們一句「化學品」,就像炸彈一樣把人炸暈了,「食物裏有化學品呀!」就像落了毒一樣。其實,哪一樣食物裏沒有化學品呢?什麼東西沒化學成分呢?許多化學品致癌的理論,只是在白老鼠身上試驗而得的,那只是一種推算,在人身上從來沒有發生過。即使是推算,也算出了分量,但那些偽專家們,總是只說其一,不說其二,嘩眾取寵,居心叵測,將廣大無知者嚇得面青唇白,連那個醫生出身的衞生福利局長也叫人少吃點魚,結果連累我們這種有識之士,明知無事,卻是想煞了一碗鰻魚飯而吃不到,真是可惡之極,十惡不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