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waysonsunday:白夜裸泳說維城

alwaysonsunday:白夜裸泳說維城

長毛
立法會議員梁國雄

去年八月二十日下午,我懷着戰戰兢兢的心情向柏林道別;之所以如此,乃是臨到出發往機場時,才驚覺護照證件盡失;只得硬着頭皮一試。詎料,在友人陪伴下與航空公司地勤人員說項,她稍一猶豫,隨即表示只要我可證明自己確是訂機票者,即可取票上機,一切有待到維也納再辦手續,原因是德、奧已同歸歐盟,毋須再架床叠屋,出入管制云云!
果然,機一着陸,我便無拘無束,逕自走出機場,與早在等候的E擁抱。一輪寒暄,購得車票,就乘火車往城裏走。維也納的機場列車與香港稍有不同,乃是分特快及尋常兩種;絕不如我們那樣,一定要乘客「坐貴車」!而且,亦一如柏林,提供日票、周票、月票、季票等優惠;更可選擇不設時限的十日票,以使不常出門者也可受惠!機鐵轉入市區後,即可與各線地鐵及火車聯絡,十分方便;市區之鐵路已有百年歷史,雖然略見陳舊,但卻保存完好,統一風格均以鐵器為主,漆上綠色,古色古香之中,亦見其簡樸實用之美學!見證着當年身為奧匈帝國首都的風範!
其實,維也納一直都享受着百年帝國的遺產,市內超過世紀之齡的建築群落,比比皆是,一般馬路不算寬廣,但行人路卻是闊裕有加,此亦是為何它以路邊茶座馳名於世!

百年之前坐讀文獻史籍,馳騁於世紀末風情,赫赫有名的維也納圈子內,騷人墨客、學究藝匠於未成名之前,在此消磨時光,構築象牙之塔,窮酸秀才何來解囊之資;原因是只要閣下光顧一杯咖啡,就可大模廝樣坐上半天;阮囊羞澀而口腔渴飲,怎辦?侍者會根據傳統,頻頻為閣下添上開水,而且還會先倒入一個精緻的透明小水瓶內,絕無慢客之惡俗,時至今日,尚是如此,原因是奧國水質保養甚佳,自來水皆可飲用,孤寒如我者,實是如魚得水也!
如同許多其他內陸都市一樣,維也納之得名,亦是來自活水川流,Wien之來由,乃是小河之名,變成帝都之後,碩大帝國之子民來自五湖四海,自然是巨構處處,走到市中心的博物館區內,文物薈萃,自是心曠神怡;而且市大人少,市民皆多用公共交通,空氣清新,行行走走,逛街聊天,真箇自由自在!港府任由市虎縱橫,空氣污染,又何來「國際都會」?不過,金碧輝煌之精緻文化,卻恍如一張迷人之面紗,掩蓋着血淚斑斑的侵略廝殺!藍色多瑙河流經之處,又有多少孤兒寡婦啼喚,幾多青壯少年含恨而歿?
今年剛是奧地利「解放」五十周年,市內宣傳觸目皆是!何謂解放?原來一九五五年乃盟軍於二戰後佔領奧國十年期滿,將政權移交之時!上世紀二戰之始,納粹第三帝國擴張,竟得奧國教會及貴族、財閥之支持,在奧人歡呼鼓掌中昂首操入維也納,國內之猶太人及異見者噩夢由此開始!今日在國家廣場之內,雖有巨型之黑石懸碑為此等冤魂致哀,矢言永誌不忘!但若論深切悔悟,奧人皆不願面對,一般均以受害者自居,不提確曾倒履歡迎之實!我行經此碑之時,想起日本篡改教科書以美化侵略史實,更念及反右、文革、六四之血淚,皆一一遭權者隱瞞扭曲,以至布殊攻伊之戰,頓覺「天下烏鴉一樣黑」一語,確是民間智慧!

帝王將相,一般都自以為菁英,遂可忤逆民意,予取予攜,一日我在市內蹓躂,走入一個偌大花園陳設非凡,問同遊者始知此花園大有來頭,大名為SchlossBelvedere,乃是某帝皇家族眾多城堡之一,此堡橫跨市中心,本該是權貴揚威耀武之所,庶民百姓禁地。但百年滄桑,人民奮起,帝國潰散;當時的腐朽已去,今日變作市肺;王謝堂前燕飛入百姓家,不可一世、殘民自肥者,最終不過一抔塵土──地標也者,可謂言人人殊,懷不同世界觀,自有相異美學!一晚得友人相邀,結伴觀看老牌Punlz崩克詩人女歌手PattiSmith獻唱,走到表演場地,始知不單人傑,而且更是地靈,原來此處本是一所荒廢「屠房」,並無「發展商」青睞而丟空,一群左翼文化青年遂於七十年代發起進駐行動,迫使政府將之闢為文藝表演場所!好箇PattiSmith果是識途老馬;甫一登台,就以一曲VieniaCircle嘲弄「維也納圈子」象牙塔之蒼白無力,繼而又唱其經典《Peoplehavethepeople》(人民有權);憑歌寄意,真是點止演唱咁簡單,想及友人告知我在美國柏克萊大學之旁,亦在六十年代末,由當地居民浴血爭取一塊地方,名之為人民公園之故事,又真是「到處楊梅一樣花」!現時香港文藝菁英爭入西九諮詢架構,謀一杯羹,隨着「文化綠洲」之節拍起舞,又有否記住揚湯止沸與釜底抽薪之別!

說到文化普及,二○○五年既是維都解放五十年,卻又適逢愛因斯坦百年誕辰;於是,市政府乃決定大肆「慶祝」,節目之中,有所謂三個「白夜」,乃是將黑夜變成白晝;其一是全城之演奏廳、會所……總之是可供演奏唱詠之地,皆免費開放,讓市民一家大小免費特定之音樂節目;其二,是博物館之夜,所有展覽館、文物館、博物館中門大開,賓至如歸;其三,科學之夕,全城大舉開放,任憑參觀,實驗室更有專人照顧,讓好奇者可在監察指導下做其實驗,過過科學家之癮!
大家爭着去堆西九的積木,又何不先踏踏實實,首先搞搞新意,讓港人過幾個「白夜」?
離開維也納之日,友人相邀我遊多瑙河以留下一個難忘回憶,到埗始知原來是一個河邊泳場,其中一區更是天體浴區;在那處坐着、站着、聊着、笑着、游着,赤身露體,始覺一旦脫下衣飾,人人都是大致模樣相同!猶如,達官貴人、販夫走卒,最後還不是赤條條來,赤條條去,憑種族、膚色、財產、知識之不同,營造鞏固社會、經濟、政治諸色不平等,又豈非虛妄、偽善、野蠻,維都百年滄桑,見證帝國大廈之傾頹,承傳人文之美,港產菁英藉新朝褒獎拉攏而趾高氣揚,又何其淺薄!

梁國雄去年暑假歐遊,適逢奧地利解放五十周年,市內宣傳觸目皆是,他在宣傳海報前留影。梁國雄提供圖片

維也納之得名來自這小河「Wien」。梁國雄提供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