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鼻不聞 - 邁克(文化浪人)

充鼻不聞 - 邁克(文化浪人)

本來稀鬆平常的民間智慧,因為書中一而再再而三出現,教人不得不側目,像個千里迢迢跑到東方獵奇的老外,撿件破爛就巴巴地當執到寶。不過,在自家地頭當觀光客,滑稽是有點滑稽,有時倒也不乏意外收穫。
書是張恨水的《啼笑因緣》,智慧是「聽評書掉淚,替古人擔憂」。那當然是杞人憂天的意思,但是為不存在的人擔驚受怕,為不着邊際的事付出感情,不正是「代入派」看電影最理直氣壯的樂趣麼?幾時昇華成抽象的比喻,變了取笑對象了?有這樣的反應,不外因為正中要害,否則不會對號入座。像最近觀賞《KingKong》,前後左右的觀眾神馳於高科技,我卻忙着讚歎人獸戀的不可思議。如果你曾經參觀動物園,不會沒有領教過猴子猩猩發出的氣味,我們的美女向野獸投懷送抱,體積的懸殊固然令人不得不替他們臨床實踐浪漫的可行性產生焦慮,更超乎想像的,是嬌滴滴的她怎麼忍受得了對手的體臭!愛情盲目早有定議,看來這種邱比特挑引的精神狀態同時有鼻塞症候,沉醉其中充鼻不聞。

也可能各有所好,乙之砒霜甲之熊掌──臭豆腐的美妙,榴槤的珍奇,只有愛好者懂得。然而這不能解釋那場人獸大逃亡的存在可能性:我可以勉強接受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地球某角落仍然有侏羅紀公園的假設,也不太介意相信幸運兒吉人自有天相,三番四次在巨獸足尖下找到生存空間,可是他們不可能統統都與恐龍過電,把史前臭皮囊奉作香香公主吧?就算不被踏死,肯定被臭味熏死。
這些臭氣沖天的場面,屏息靜氣也就捱過去了,最致命的,是帝國大廈頂樓那二十分鐘。不知道畏高者國際聯盟有沒有警告會員,請他們好自為之:我看過的電影也不算少的,若論驚嚇指數,它認了第二沒有誰敢認第一。美人搖風擺柳往上爬已經教人手心冒汗,巨無霸在僅可立足之地凌空一躍撥下戰鬥機,簡直腳板也嚇得標汗──對不起,真的只有粵語這個「標」字才能準確形容。
(題外話:《KingKong》從前不是好端端譯作《金剛》嗎,怎麼經過兩次重拍,就連中文名字都沒有了?我只想起名影評人寶蓮基爾的一本結集《ILostItattheMov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