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訊管理局(OFTA)近日威風八面,自己委任顧問公司比較香港與澳洲、日本、新加坡、南韓、瑞典、英國及美國等7個電訊市場的競爭成效,結果指出「香港採用較均衡及進取的方法推動市場競爭及網絡鋪設,令電訊市場得以在競爭成效方面保持領導地位。」各大報章也十分捧場,翌日大字標題報道:「港電訊市場競爭全球最勁」或「港電訊市場競爭力超英美」,區文浩總監與傳聞快將升任特首辦公室主任的曾俊華局長應該飲得杯落。
新聞稿「隱惡揚善」
不過,若好奇的讀者到網站下載新聞稿附帶的報告或摘要一看,便會發現電訊管理局的新聞稿「隱惡揚善」,隻字不提報告內一個重要結論,報章也懶得引述。故此,筆者惟有在此當文抄公,讓這段文字終見天日:「分析顯示香港在兩方面的表現稍遜於其他相若市場。首先,香港是相若市場中流動數據收入最低的市場之一。第二,新技術不停湧現,加上流動/固定滙流,以及電訊業/廣播業滙流,將繼續對現行規管架構造成挑戰。」
報告作出第一個結論,是根據各地的流動數據收入佔整體流動通訊收入的比例。香港的比例約佔9%,排尾三,僅高於瑞典和美國,比首位日本的近25%差很多。樂觀的看,即是流動數據在香港仍大有市場空間發展;悲觀看法,03至04年的流動數據增長緩慢,顯示它像是搞來搞去也不見起色;若考慮本地3G服務已經起步良久這因素,流動數據收入偏低實叫人失望。
不過,話分兩頭,本港電訊商慣常將基本月費與數據服務bundle推出,若兩者難以拆分,那麼上述的比較則站不住腳了。但整體觀之,說香港與流動數據強國如日本和南韓等有所距離,則屬公平的評論。就報告的第二個結論,政府事實上已做了不少工夫,OFTA有意發出流動寬頻牌及綜合電訊商牌,電訊和廣播的監管機構更將合併,算是有些交代。
電訊業投訴急增56%
走筆至此,香港電訊業又多了一項「第一」。消委會公布去年接獲逾3.66萬宗投訴,其中電訊業投訴最多,達逾1.2萬宗,較04年增加達56%,若計及OFTA本身收到的投訴,數字會更驚人。似乎,區總和曾局長對這份「超英趕美」報告除了沾沾自喜外,也要想想「港電訊市場投訴最勁」帶來的影響。
侯聯貴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