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確實是美好的一年,開始短短數天,恒指便出現突破,升穿了11及12月之雙頂阻力。更令筆者欣慰的是上周所推介的全年重心股份全面報升。當中滙控(005)更成為升市主力,連冷門股份如金蝶國際(268)及英皇娛樂酒店(296)也一併起步。
美元走勢又是去年的翻版,新年一到即時轉勢,從技術走勢分析,美元已現見頂訊號,穩健的投資者大可中長線吸納外幣,財息兼收。
06年的港股表現可以看高一線,短線來看恒指於15400-15500點將會有一定的阻力,若能先作調整則後市更可樂觀,仍未入市的投資者應趁每次調整出現之時入市,筆者仍維持今年港股目標16800點之看法。
數年前證監會制訂的認股證新例,引入了「莊家制」及「增發機制」。莊家制的優點在於為市場提供買家及沽家,促進成交;增發機制在於給予發行商去「防止」股證因街貨太多,而不合理地升至極不合理的價格。故此,監管機構及一些發行商亦「義正詞嚴」地向不懂事的小投資者說,「增發機制」無問題,現行的監管條例足夠及合理。
請問莊家去咗邊?
港股在上周三出現升勢,當日裂口高開之後,於上午11時左右開始挾上並升足全日。當日筆者留意到一隻恒指Call輪(9203),此證的數據不俗,兌換比率為1/3200,即是說假設引伸波幅及溢價不變,恒指每升100點,輪價便升3.1仙,槓桿極吸引。加上行使價為15000點,當時的期指為15170點,屬輕微價內。當天11時之前,莊家皆有在買方與賣方擺盤,到了11時01分,期指開始挾上之後,此證就只有買盤沒有沽盤,當日期指升至頂位15280點收市,此證亦以全日最高位收市,不過成交只得17萬份,全部皆在11時前成交。筆者不明白的是,為何由上午11時開始,此證便一直沒有沽盤,價位乾升,投資者想買貨難。更加不明白的是此證之街貨量只得百多萬份(0.3%),莊家有大把貨在手去維持成交及市場供求。在引伸波幅方面,前一日是18.9%,當日是19.9%,第二天則升到21.5%;但類似股證平均引伸波幅則分別為17.8%、19.0%及18.8%。即是說,自周三開始此證的引伸波幅是明顯及不合理地升高,但莊家並沒有沽貨出街去糾正不合理的市場價格。到了星期五,莊家仍繼續不擺沽盤,只擺買盤,但其引伸波幅是19.6%,但其他類似股證則為17.3%。
筆者只是股票分析員,並沒有發行商的專業對沖知識,對此現象真的摸不着頭腦。莊家制不是要促進成交嗎?此證之引伸波幅特別地高於市場平均,合理嗎?發行商不是應該沽出貨源去糾正嗎?筆者經常聽發行商說,他們不理會市況升跌,但求有多些投資者參與,難道市況轉好,有人會關門不做生意嗎?
沈振盈 訊滙證券董事總經理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沈振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文所提及之上市法團,作者及其有聯繫者目前並無擁有財務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