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碰見石油氣公司那修理技工,跟我打招呼道:「吃飯了嗎?」他上過我家兩次,人挺健談,趕巧是中午時分,當然問我吃飯了沒有。他還能有別一句話嗎?有,要是大清早,肯定是:「去吃早茶啦?」
中國人客套話忒少,來來去去就那兩三句,總不離一個吃字。那一回去青島,還記得地陪教香港團友:「跟山東人打招呼很簡單,年紀輕的叫他們大哥大姐,年長一點的叫大叔大娘,路上見面就問句吃過了沒有。」
甚麼山東人山西人,人無分東西,地無分南北,全中國十三億人,見了面還不是「吃飯了嗎?」那一句。要不就是:「去哪兒啊?」難怪老外覺得我們一天到晚光惦着兩頓飯,對朋友光愛打聽人家隱私。亞瑟史密斯在《中國人德行》裏說,中國人相遇總問:「吃了嗎?」英國人倒問:"Howdoyoudo?"可見「做」是英國人習以為常的狀態,中國人卻看重「吃」云云。
說的也是。我們三親六故碰上面,老愛互相評估對方肥瘦:「你長胖了」「你清減了」。之後,話題便扯到三茶六飯上去。
有天在兵頭花園,聽見一個男人看着塘中兩隻塘鵝叫道:「好肥啊!」簡直把塘鵝看作鏞記燒鵝了。我還記得那剛好是午飯時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