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明
香港政制改革方案觸發二十五萬市民遊行抗議,最後遭二十四位民主派議員否決了。政改之爭暫時告一段落。香港人勉強得保固有民權,卻根本沒有贏得甚麼,只是對中共中央和曾蔭權政府或者多了點認識。
中共中央可以溫家寶為代表。他上月出訪外國,有記者見機會難得,兩次問他對香港政改的意見。他第一次說「不了解香港最新情況」,第二次則摸着喉嚨,聲音朗朗說:「我嗓子啞了,明天談吧。」他使人想起齊宣王。
孟子有一次問宣王,朋友負託該怎麼辦,宣王說應該絕交:「棄之。」孟子又問官員失職該怎麼辦,宣王說應該罷免:「已之。」孟子再問國君四境不沾該怎麼辦,宣王「顧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下》)。理屈令人詞窮。「齊宣王顧左右而言他」故事歷來流傳人口,「溫家寶明天談」看來也應成為典故。
在外國,溫家寶有許多話再也不能侃侃而談,因為外國是多少要講點道理的地方,正如孟子和齊宣王的舊中國。
政改方案表決後,曾蔭權告訴香港民主派:「你們不要以為,欺負了中央可以若無其事。中央不會等閑視之。國家是講尊嚴的。」他又特別召見傳播界高層說:「民主派本來有六人答應支持政改,後來一人變卦,票數反正不足,我就通知其他五人不必投支持票,保護他們聲譽。」他也使人想起一個故事。
北宋末年,金人侵略中原,建立偽齊,以劉豫為帝。有一天,岳飛軍中捕得金人間諜,岳飛把間諜叫到面前,裝糊塗認他是自己手下張斌:「汝非吾軍中人張斌耶?吾向遣汝至齊,約誘致四太子(金兀朮)……汝所持書竟不至,何背我耶?」他命那間諜再去找劉豫「同謀誅兀朮」。間諜乘機逃回金邦,備言一切,兀朮大驚,就把劉豫廢了(《智囊》卷二十三)。曾蔭權用間,手法和岳飛有點相似;不同的是岳飛要對付敵人,曾蔭權卻要對付朋友,包括向來支持他的鄭經翰、陳偉業,誓教他們左右不討好。
民主派議員湯家驊說,政改方案表決前,有說客告訴他,只要投贊成票,他個人要求甚麼都可以如願。一九六四年六月,毛澤東談論第三個五年計劃時強調:「對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按政策,必要時可以收買。」這句話概括了中共五十六年的民主進程。
又政改爭論期間,曾蔭權政府和民建聯攜手,呼籲市民簽名支持政改建議。最後,他們欣然會見記者,宣布徵得七十七萬五千個簽名。有人好奇,細看那些簽名,發覺世界各地足球明星都用中文簽了字,有碧咸、施丹、奧雲等等,正好說明了中共五十六年來對民意多麼尊重。
曾蔭權說,政改方案被否決,中央很不高興。他言重了。中共假如很不高興,二十四位民主派議員根本無法成事。中共隨時可以解釋《香港基本法》,說政改方案其實是《基本法》附件,只是以前未有付印。中共認真的話,不可能受立法機關束縛,這一點香港人很清楚,曾蔭權更應該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