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擾攘七年的西九龍文娛藝術發展區計劃,面臨推倒重來的命運。立法會小組委員會的報告強烈反對政府的價值三百億元的單一招標發展模式,並建議把西九計劃分拆,商住土地公開拍賣,收益則資助文化設施。消息稱,政府與競投財團的談判膠着,可能索性放棄現有方案,重新研究。 記者:蔡元貴
立法會西九發展小組委員會昨日公布第二期研究報告,強烈反對政府的發展方案,無論在諮詢工作、財務安排及文化政策等方面,都不留情面的批評。雖然委員會拒絕以「推倒重來」形容他們的建議,但報告幾乎全盤否定政府的方案。
政府建議中標財團擁有西九一半土地發展權,同時支付三百億元入場費,作為西九核心文化藝術設施的營運費用。立法會報告對於三百億是否足夠應付藝術區的營運開支,有所保留。報告提出反建議,把西九區的文化及非文化用地分拆處理,非文化土地公開拍賣,收入用作資助文化土地上藝術設施的建造及營運。
與財團談判膠着
面對立法會的強硬態度,政府很有可能來一招順水推舟,暫時擱置西九發展計劃。當局必須在本月底前與最少兩家競投財團達成共識,但接近政府高層消息稱,當局目前與三家財團的談判進展並不順利,主要障礙正是三百億元入場費,有財團表示三百億太貴,並希望把入場費分期攤付。
政府的立場則頗堅定,原因是有關官員認為,再退讓的話,就難免招來官商勾結的話柄。消息稱,既然立法會也建議推倒重來,如果財團堅持不願支付三百億的話,政府不如順勢放棄整個計劃,重新研究。至於拉倒計劃後有何後着,政府現階段並無意向,但也不排除返回傳統土地發展模式的舊路,即立法會建議的分拆及拍賣土地。
負責西九計劃的政務司司長許仕仁昨晚回應立法會報告時指出,報告的建議大幅度偏離政府發展西九龍文娛藝術區的原本概念。他說,小組委員會傾向比較保守的模式,以一般賣地程序批出西九商住用地,和運用公帑興建文化設施;即發展及營運西九的開支,全由公帑支付。但報告沒有解釋,如何令文娛藝術區每年獲得足夠的財政撥款來營運。
落選地產商和應
西九龍文娛藝術區三個入選財團,分別以九倉、恒基、長實為主要股東的香港會萃、藝林國際及活力星均表示,要詳細研究立法會西九小組的建議,暫時未有評論。
西九龍民間評審聯席大致認同小組的建議,但重申希望政府做好長遠的文化藍圖。建築師學會則同意分拆文化及商住部份,這樣可以減低公眾對西九定位的疑慮。
在西九計劃中沒有入圍的恒隆地產,集團主席陳啟宗傾向支持分拆商住及文化用地,他表示自己一向反對西九項目單一招標,如果政府將項目給市場公開競投,他會考慮參與:「我一開始就認為,不應該單一招標,應該拆細或怎樣都好,原則上是應該有更多人參與就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