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盧文烈報道】加薪浪潮擴展至政府合約僱員,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經檢討後決定今年起將臨時合約救生員的薪酬,由原本月薪九千三百六十元增至一萬零三百元,加幅約一成。署方現正展開招募工作,計劃在新泳季招聘八百名臨時合約救生員。但工會認為加薪後工資仍欠缺吸引力,估計署方招聘會出現難度。
康文署轄下檢討臨時合約救生員薪酬的工作小組最近開會後通過,由今年四月新泳季開始,將臨時合約救生員的月薪提高至一萬零三百元。康文署發言人稱,小組是按照私人市場薪酬調查以及行業最新形勢,釐定合約救生員工資。
私人市場向政府搶人
發言人又說,現時受聘於公眾泳池的救生員均需持有泳池救生章,在私人泳池任職的卻只需持銅章,但由於政府今年四月起會將私人泳池救生員的資格由持有銅章提高至持泳池救生章,私人市場將可能出現與政府搶人局面,故需要調高薪酬。
港九拯溺員工會副主席郭紹傑表示,臨時合約救生員的薪酬已由五年前的一萬一千八百多元,下降至○四年的八千三百元,雖然去年增至九千三百多元,但署方仍然未能聘請足夠員工,即使到八、九月泳季高峯期仍然「唔齊人」。招聘出現困難,郭紹傑相信與署方近年不斷削減人手有關,「好多人見到呢行冇乜前景,就紛紛轉行,所以救生員呢行近年出現嚴重斷層。」他預計署方今年即使加薪,亦未必能夠物色到合適員工。
郭紹傑建議考慮將臨時合約救生員薪酬提高至約一萬一千元,並承諾長期聘用他們,同時表明不會再有外判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