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向官送禮 寺廟發新年財<br>敲鐘一響¥88,000

企業向官送禮 寺廟發新年財
敲鐘一響¥88,000

「噹、噹、噹……」每年除夕,全國大小寺廟,紛紛敲響新年第一響的吉祥鐘聲。然而,這鐘聲並非無價,內地「新年撞鐘權」正以商品化的形式出現,拍賣價亦屢創新高,上海玉佛寺新年第一鐘,就賣出八萬八千元(人民幣.下同)的新價。據悉,中國企業正流行買撞鐘權,贈給政府官員的現象。

佛門本為清淨地,但隨着南京寒山寺在九十年代末開始拍賣新年撞鐘權,並獲利頗豐後,各地寺廟嗅到商機,紛紛推出形形色色的撞鐘權,除新年第一鐘,還有最後一響,六十六響、六十八響、八十八響、九十九響鐘聲等商品。自此,寺廟的鐘聲在普天同慶的日子裏為有權有勢的人而敲。
在首都北京,戒台寺去年元旦的第一鐘就賣出五萬元;在不算富裕的南昌,江西特產超市就曾用四萬零八百八十八元買下了繩金塔新年第一吉祥鐘聲,次年又以五萬八千八百八十八元,買下另一古迹滕王閣的新年第一鐘。此外,天津薦福觀音寺曾賣出前三響鐘聲,總價三萬二千八百八十八元。
許多寺廟對這無本生意極為重視,但在不便親自出面推銷下,紛紛尋找中介機構代理撞鐘權產品。而中介機構在一單交易中能獲得高達百分之三十五的佣金。

「投官所好不覺賄賂」

「新年敲鐘本是為天下人祈福,這麼一搞,豈不成了為有錢有權的人祈福了?另外,儘管寺院有一定困難,但據我了解,目前中國大部份寺院僅憑香火錢,仍然可以過得很好,何苦這麼貪心,天天張羅着賣除夕第一聲鐘,新年第一炷香,這樣逐漸下去,大家只會對佛學失去信心。何況,各個寺為了這件事勾心鬥角,都想讓自己的鐘聲賣出最高價,這樣的攀比有甚麼意思呢?」一位佛教界人士稱。
專賣撞鐘權的經紀董吉稱,當前除有用公款買鐘聲的行為外,一些企業亦開始流行買下撞鐘權送給官員。「這件事花錢不多、投官員所好、而且又讓人不覺得是賄賂,比新年團拜還強。」
《國際先驅導報》/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