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被確診為患上肺炎原來不是最可怕,可怕的是患上肺炎後才得知自己已感染愛滋病毒。香港中文大學一項研究發現,過去十年患上氣囊肺炎的個案中,三分一是愛滋病患者,其中三分二人在肺炎發病前根本不察覺自己患上愛滋病。有學者批評有關人士曾進行針筒注射或不安全性行為等高危舉動,卻不願接受檢查,直至患上肺炎才求醫,有可能已把病毒四處傳播開去。 記者:張嘉雯
威爾斯親王醫院於一九九四年至二○○三年的十年內,共接獲十八宗氣囊肺炎個案。中文大學微生物學系就此進行分析,發現其中六人同時感染愛滋病毒,其餘十二人則患有不同疾病,令免疫系統受損,當中包括一名患有壞死性腸炎及先天性巨噬細胞病毒感染的嬰兒。
服類固醇增風險
該學系副教授許明媚指,此病頗為罕見,威院每年有十萬人次求診,平均每年只有一點八宗氣囊肺炎個案,但即使接受了恰當治療,死亡率仍偏高,整體死亡率達三成三。
她解釋,正服用壓抑免疫系統藥物的人士較易患上此病,十八宗個案中,六人為愛滋病毒感染者,另十二名病人分別患有血液腫瘤、自身免疫系統毛病、腎病、肝癌等嚴重疾病,亦有人在完成換腎手術後受感染。研究又發現,病人接受類固醇治療的劑量愈高、時間愈長,感染的風險會增加。
六名愛滋病毒感染者中,有四人是因為肺炎病發,求醫後才得知自己已感染愛滋病。許明媚稱,部份人士曾進行高危行為,卻從不驗血,「愛滋病嘅潛伏期可以有十年,到後期免疫力差,到發咗肺炎入醫院,先知自己有事,之前可能繼續用針筒注射或者不安全性行為,本身係好危險。」
應服用預防藥物
她指出,十八名病人雖屬高危組別,但全部在發病前均未有服用過任何預防藥物,五人病情嚴重,需要進入深切治療部,其中四人需要依靠呼吸機。其中六名病人最終死亡,全部均非愛滋病患者,她建議高危人士服用預防藥物,減低患病風險。
她又提醒前線人員留意此病,「好多時啲病人因為肺炎入院,都好少會諗到係呢個病,通常都會諗咗最常見嘅病先,好似鏈球菌呀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