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學家指出,派利是習俗源於大家族歲晚分錢,小孩子年卅晚都會獲得長輩派發壓歲錢辟邪,後來演變成派利是的習俗。以前紅包內的都是銅錢,沒有新錢、舊錢之分,新鈔不過是為了體面,玄學上並無意義。
玄學家蘇民峰說,記得自己年幼的時候,「過新年乜都要新嘅」,人人買新衫、穿新鞋,一切都要用新的,所以連封利是的鈔票都要用新鈔。但現今社會,小孩子一年到晚都有新衣物、新玩具,新鈔已經沒有意義,「喺玄學上,新年用新鈔係冇根據嘅,古代嘅人封利是係用銅錢嘅,邊有咁多新銅幣呀?」
派壓歲錢演變成派利是
另一位玄學家麥玲玲也指出,過年封紅包的習俗源於歲晚分錢。傳統的中國社會一家幾房人同住一組大屋,每逢歲晚,就由大家庭的長輩負責分錢給後輩,作為過年的開支。長輩還會把錢放在紅包內,攝在小孩子的枕頭底,辟邪保平安,名為壓歲錢,後來慢慢演變成長輩過年派給晚輩的利是錢。
麥玲玲說,新舊鈔其實沒有分別,只是表面工夫,「新鈔好睇啲,派利是都係為咗體面,張銀紙殘殘舊舊唔多得體。」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