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論中國:對外笑臉 對內猙獰

盡論中國:對外笑臉 對內猙獰

中國武警司令和政委撰文,要求部隊向應付大規模群體事件方向轉變,說白了,就是要準備應付大規模的民眾請願騷亂。
中國的武警和俗稱「公安」的職業警察不同,它完全實行軍事化管理。武警官兵與解放軍官兵一樣,都是現役軍人。武警和解放軍一樣,由義務兵役制度保證其兵員。

解放軍換裝變武警

中國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先後裁軍七十萬的同時,將武警的人數增加至百萬之眾,不少裁減的解放軍,就地換裝,搖身一變成了武警。中國的武警人數已經超過世界上九成八的國家的正規軍。除了飛機、軍艦、坦克等外,武警的裝備與解放軍無異。北京在向世界展現其「和平發展」笑臉的同時,對內卻試圖以猙獰的恐怖來確保統治的穩定。
武警當初建立時的針對對象還是以「外來敵對勢力」為主,現在則直言不諱,甚至上月福州特警支隊成立時的演習,「假想敵」就是索償民工。近年,武警在鎮壓民眾抗爭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資料顯示,去年內地七萬多宗民眾請願抗爭事件中,九成出動了武警。武警的最新表演就是去年在廣東汕尾東洲鎮的民眾抗爭中,開槍殺人,引起了國際關注。
諷刺的是,北京當局當年擴充武警的本意,是希望改善六四事件中軍人開槍造成的惡劣的國際觀瞻,但汕尾事件說明,無論開槍的是軍人還是武警,一個把槍口對準自己人民的政府,同樣會受到世人的譴責。

軍地雙重領導惹禍

汕尾事件還暴露出中國武警管理體制的危險性。和正規軍不同的是,武警是受軍地雙重領導,省有總隊,市有支隊,有的縣還有中隊,這些地方的黨委書記都兼任武警部隊第一政委,形成武警與駐地政府之間的密切關係,本來武警出動應由上級軍官下令,但在駐地官員的請求下,武警亦難有不從之理。汕尾的武警開槍,被指要負責的竟是市公安局的一名副局長,這種武警的「地方化」,不僅是民眾之禍害,亦是中央政府之隱憂。
李平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