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 恐在社區生根<br>惡菌入腦殺37歲女子

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 恐在社區生根
惡菌入腦殺37歲女子

【本報訊】一名三十七歲原本健康正常女子上月底因頸痛及頭痛進入廣華醫院治療,證實感染社區性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一般抗生素無力對付,惡菌入侵其腦部造成腦膜炎,患者於上月三十一日死亡,這是本港有報告以來首宗社區感染該菌的死亡個案,專家警告這種社區性惡菌已在港「落地生根」,市民無分老弱均可受感染,呼籲市民注意個人衞生及避免濫用抗生素。 記者:梁洵瑜

衞生防護中心昨日接獲醫院管理局通知,證實一宗涉及一名三十七歲女士的社區性「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死亡個案。病人於上月二十四日,因嚴重頭痛及頸痛入廣華醫院治療,出現腦膜炎症狀,經抗生素、其他藥物及支援性治療後,於十二月三十一日不治。

港首宗感染死亡個案

醫院化驗證實死者染上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細菌具有社區性的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基因特徵,患者病發前健康正常,過去一年沒有入過醫院,故患者是在社區感染這種惡菌,初步顯示與她同住的四名家人無出現病徵,該中心正調查其旅遊紀錄及接觸史,這是本港首宗感染該菌的死亡個案。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副教授何栢良表示,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是金黃葡萄球菌的其中一種,對盤尼西林及頭孢子等beta-lactam抗生素呈抗藥性,以往常見於醫院內感染,但近年在歐美甚至全球開始在社區出現個案,故被稱為社區性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
但這宗個案患者感染後出現腦膜炎,即惡菌入侵器官,故是本港有報告以來,首宗入侵性個案,也是首宗社區感染該菌的死亡個案,加上患者是一名健康正常的青年人,故他認為此宗個案已敲響警號,顯示社區性抗金黃葡萄球在本港社區落地生根,並有重症個案出現。

惡菌入血令器官衰竭

感染這種惡菌後,一般病徵包括皮膚長出膿瘡,或會發燒,但惡菌如入侵血液,即可在極短時間內造成器官衰竭,因為此惡菌其中一個特性,是會釋放很多有毒因子攻擊人體,例如會造成壞死亡肺炎等,入侵性個案死亡率可高達一成,必須以威力較強的萬古霉素治療。 
何栢良強調,入侵性個案仍屬罕見,市民不要過於恐慌,由於這種惡菌主要存在於皮膚上及鼻黏內,故市民必須注意個人衞生,每天洗澡及不要與他人共用毛巾及內衣等貼身衣物,並不要濫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