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利豐」勝「大利豐」<br>上車落車:林麥目標價3.8元

「小利豐」勝「大利豐」
上車落車:林麥目標價3.8元

林麥集團(915)業務是做中間人,為超市、百貨公司等採購商品,官式叫法是「供應鏈管理解決方案供應商」,與利豐(494)相似,人稱「小利豐」。林麥的市值只及利豐的3%,盈利只及利豐的8%,「小利豐」之名高攀了少少,「小小利豐」則比較近矣。
■去年8月16日,林麥有利好新聞,宣布收購英國DowryPeacock(下稱「DP」),林麥股價由宣布前的2.15元,在1個月後升上2.75元。現在打回原形,上車良機在眼前。

收購有協同效益

林麥收購DP60%,作價3.38億元,分期支付現金2.8億元,分期發行新股2223萬股(作價2.284元,有禁售期),收購價有變相保證PE6倍,亦較對方NAV公平價值有折讓。
DP是英國的行家(供應鏈管理公司),客戶有英國大型超市與零售商,亦擁有4個消費電子產品品牌,銷英國、德國及法國,將令林麥的歐洲營業額大增,並帶來協同效益。收購於去年10月19日林麥半年結前12日完成。
■06年(4月年結)上半年,林麥營業額9.67億元(已折港幣.下同),增2.8倍,純利8184萬元,上升42%。營業額激增,主要因為改變營業額定義,另有部份來自綜合DP帳目(僅十餘日)。盈利大增,有2674萬元來自收購DP後帶來「收購價高於DP的NAV公平價值的差額」(因為以折讓價收購),屬一次過性質。
06年下半年,以低PE收購的DP帶來足6個月的貢獻,遠超利息成本。06年全年盈利預測1.78億元,每股0.27元。現價往績PE12.1倍,06年預期8.0倍。
07年,再無「收購價高於DP的NAV公平價值的差額利潤」2674萬元,但DP帶來全期12個月貢獻,預測盈利再升25%至2.23億元,每股0.33元,PE進一步降至6.5倍。
■05年10月底,林麥收購DP後借貸未見沉重,仍有淨現金3千餘萬元。
■林麥05年10月底帳面NAV1.24元,P/B1.73倍,遠低於利豐的11.41倍(利豐股價15.30元,05年6月底帳面NAV1.34元)。

交投欠活屬錯覺

林麥予人印象交投欠活,其實只因市值小,股份不多,屬錯覺。
林麥去年總成交股數1.67億股,佔發行股數的1.01倍或街貨的2.94倍;利豐去年總成交15.4億股,只佔發行股數的0.52倍或街貨的0.87倍。
●林麥是06年悶聲發財對象,目標價3.80元,折合07年(4月年結)PE11.5倍,潛在上升空間近8成。利豐要由15.30元有同等升幅見27元,難度低過鐵公雞生蛋,但幾乎肯定大大高過林麥見目標價。林麥掛牌(招股價1.68元)至今,平均每周PE16倍,現在訂目標PE11.5倍,並不過高。WTO達成的自由貿易協議,對採購商有利,但始終是「小利豐」較「大利豐」吸引。
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