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團作為中共的後備隊伍,接班有其必然性,但近兩年能夠突破常規、如此大規模上位,顯然是得益於胡錦濤主政。坊間傳說,胡錦濤提拔官員的標準是「團派,能幹事」,而團派在負責官員推薦、考核的組織部門部署重兵,中組部有副部長沈躍躍,三十一個省市區的黨委組織部長中,也有十二個已落入團派囊中,顯然有助團派明星上升。
出身地域背景廣泛
團派有兩大長處:一是同江澤民、朱鎔基時代的官員相比,不再是幾乎清一色畢業於理工類大學的技術官員,不少人畢業於大學經濟、法學、政治專業,對改變中國官員的知識結構大有裨益。其中,團派明星、遼寧省委書記李克強擁有北大經濟學博士學位,江蘇省委書記李源潮擁有中央黨校法學博士學位。
二是團派官員出身的家庭、地域背景廣泛,突破了太子黨或上海幫在這方面的局限。以團派明日之星、西藏區委副書記胡春華而言,他出身於湖北,在北京讀書,長期任職西藏,如果要走向權力高峯,相信下一步會出任中部省分的省長,再升任東部大省市的書記,然後躋身中南海,每兩三年可以爬上一個台階。
缺乏管治地方歷練
但是,團派大舉晉升,對中國政治、經濟、社會的發展將造成三重危險:其一,現職副省部級團派官員,多從團務轉到黨務,絕大多數缺乏縣長、市長的歷練,對地方政治、經濟的需要缺乏深刻的認識,在制訂及實施政策時易流於空談。一些團派省長、省委書記,就一直給人誇誇其談的印象。這是團派的致命傷。
其二,胡錦濤大舉任用團派,有可以理解的原因。大凡政治領袖都會起用自己了解、信賴的人,建立班底,但要有大作為,勢必任人唯賢,不能囿於門戶之見。中共前總書記江澤民就因為一味提拔上海幫,以致傳出政治局用上海話開會的笑談。
同樣,一旦滿朝都是團派官員,其閱歷、經驗類似,具有很強的同質性,不僅難以發揮相互啟發、制衡的作用,也阻礙了人才的成長。
其三,如果大多數諸侯都出身團派,在掌心掌背都是肉的情況下,最終將削弱中央政府的調控能力。對於幅員遼闊的中國來說,諸侯坐大與中央過度集權同樣危險。
(團派系列 三之三)
李平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