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過深圳一家鋪子,見擺賣的染髮劑赫然叫「黑澤明」。這位日本大導演哪怕做《夢》也從沒夢過,自己的名字居然會成了品牌吧。
把染髮劑叫「黑澤明」,也實在貼切不過。斑斑白白的頭髮能變黑,又有光澤,烏油油明晃晃的,如此染髮劑可不是挺神?聽說好些圈中人的尊姓大名,都讓商家不問自取,變戲法似的變成商品品牌了,當中就有劉德華、伊能靜、張藝謀。一種止瀉藥叫「瀉停封」,顯然是謝霆鋒的國語諧音,你能把它怎麼樣?
這樣盜用圈中人的藝名牟利,當真乖巧不過。人家名字響噹噹,也就好比打起鑼鼓到處給你賣廣告,你一個銅板倒不必花,的確划算極了。劉德華變成「流得滑」,你哪能跟他打官司。像「可口可樂」取名取得這樣堂堂正正,別出心裁,的確萬中無一,百年一遇。「八達通」、「通財卡」,當然也都稱得上絕。
說起來有的店名一如品牌,亦堪稱絕妙好辭。北角一家餐廳叫「不見不散」,另一家叫「先到先等」,真讓人叫絕。旺角那邊有間食肆叫「想不起來」,這麼別緻的店名你準永遠都記住。上海一精品店叫「芝蔴開門」,不就是對你說裏面的貨品都珍如寶藏?深圳那家「蘇武牧羊」羊肉店,我打一百分,店名太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