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受精鱘魚卵方可稱魚子醬

未受精鱘魚卵方可稱魚子醬

晶瑩圓潤的魚子醬(caviar),其實主要指雌性鱘魚和匙吻鱘未受精的魚卵。鱘魚(sturgeon)和匙吻鱘(paddlefish),同屬鱘形目(Acipenseriformes),都是非常古老的魚,鱘魚更有「活化石」之稱,二億五千萬年前已存在,比恐龍的歷史更久遠。現今鱘魚生活在北半球的河流、湖泊和沿岸水域,以裏海最多。棲息於鹹水的鱘魚,會游到淡水才產卵,但這並非年度「例行公事」,要三至五年才一回。

鱘魚可活至百多歲

鱘魚有二十五種之多,但魚子醬多數來自白色大鱘魚(Beluga)、俄羅斯鱘魚(Russian)、閃光鱘(Stellate)和波斯鱘魚(Persian)四種鱘魚。其中白色大鱘魚體形最大,體長可達五米,重一千二百公斤,壽命可達至一百多歲,但要到二十歲至二十五歲才夠成熟會產卵。
據估計,人類早在公元前一千一百年,已為了取魚子和魚肉而捕捉和買賣鱘魚。古希臘、波斯和埃及人都懂加少許鹽在鱘魚魚卵上製成魚子醬。Caviar是波斯文,解「魚卵生產器」。
Beluga魚子醬也是最珍貴的一種,一公斤售價可以高達七千美元(逾五萬四千港元),其他鱘魚製成的奧西特拉(Ossetra)、賽魯嘉(Sevruga)及卡盧加(Kaluga)魚子醬相對較便宜。
世上最貴的魚子醬是Almas(俄文中鑽石之意)魚子醬,產自超過一百歲的魚,魚子已是白色,一公斤售價逾十八萬港元。

廉價品來自三文魚

至於一般超市買到的「魚子醬」,最廉宜的一公斤只要百多港元,其實只是三文魚、鯡魚等魚的魚卵,在西方嚴格來說不算魚子醬。
資料來源:世界自然基金會網站/美國CaviarEmptor組織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