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製造業活動上月放緩,且差過市場預期,意味經濟或會在未來數月降溫,惟物價下降是正面訊號。美國建築開支連升5個月,去年11月份支出更破紀錄,但增幅差過預期。
【本報綜合報道】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公布,製造業指數由去年11月的58.1,降至上月的54.2,遠低過市場估計的57.5。但指數高於50點分水嶺,反映製造業仍在擴張。
分類指數方面,新定單指數從59.8跌到55.5,就業指數由56.6降至52.7。至於物價指數由74.0跌至63.0,反映通脹受控。
有分析員認為,經濟或會在未來數月受拖累。但其他專家指出,消費開支和商業投資增加,將有助在今年提振製造業。
建築開支升0.2%
美國去年11月份建築開支升0.2%,以年率計達1.146萬億美元(約8.939萬億港元)的紀錄,惟增幅不及市場估計的0.6%;不過,10月份建築開支升幅由原先統計的0.7%,向上修訂為0.8%。
公共建築開支去年11月升0.3%,至2539億美元創新高;私人建築開支亦升至8924億美元的紀錄,漲0.2%。然而,整體住宅建築開支跌0.1%。
經濟周期研究所研究部董事巴納杰表示,美國經濟今年要面對5項危機,包括(1)利率水平偏高;(2)通用汽車(GM)有破產之虞;(3)可能有對沖基金「爆煲」;(4)樓市恐防崩潰及(5)能源價格高企的影響未完全消散。
北卡羅萊納大學查珀爾希爾分校教授史密斯警告,美國2年期國庫債券孳息上周超越10年期孳息,敲響了經濟走下坡的警鐘;直到聯儲局察覺到經濟可能在2007年陷入衰退,這種現象才會改變。現年67歲的史密斯,於1975年至77年期間在聯儲局擔任經濟師。
美國去年經濟未受高油價嚴重衝擊,因當地經濟較其他工業國理想,令流出美國的資金返回該國,從而支持美元滙價、壓低利率水平,及刺激消費意欲。美國財政部資料顯示,包括產油國在內的國際投資者購入美股和美債,淨吸納量一連兩月創紀錄。
美國股市在2006年首個交易日高開,因投資者憧憬聯儲局會議紀錄會暗示加息周期快將結束。不過,基於該國上月製造業數據遜預期,股市升勢受阻。
杜指牛皮歐股上揚
杜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早段一度升50.51(0.47%),見10768.01。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最多升12.36(0.56%),至2217.68。開市後半小時(本港時間昨晚11時),杜指升1.28,報10718.78;納指升4.40,報2209.72。
上周五,杜指挫67.32,收報10717.50;納指跌12.84,收報2205.32。
在歐洲,由於歐元區製造業和德國就業數據理想,區內股市昨天向好。英國富時100指數曾升1.13%,攀上5682.20的4年半高峯。德國DAX指數和法國CAC40均最多升近1%。接近尾段,3大指數的升幅收窄到0.5%至0.8%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