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新藥減甩牙風險

牙周病新藥減甩牙風險

【本報訊】本港將於今年首季引入一種牙周病治療藥物,可應用於接受牙周手術的嚴重牙周病患者,以刺激牙床骨細胞及牙齦組織的再生能力,減低牙床骨萎縮及牙齒鬆脫的風險。新一代的口腔植體也將於下月引入,可使植牙與人體組織結合的時間大大縮短,減低因植體不穩定而產生的排斥風險。
根據衞生署的○一年口腔健康調查報告,本港近九成九中年人患有牙周健康問題,而蛀牙比率也高達九成八。瑞士伯恩大學牙周病學學系教授NiklausLang表示,牙周病會引致牙床骨萎縮,嚴重的患者可能需要接受牙周手術,將牙石及受病菌感染的組織刮清,以防止牙床骨繼續萎縮。不過,他強調現時的技術不能填補被刮走的組織,牙齒因而會較易鬆脫。
NiklausLang又稱,在進行牙周手術後,牙科醫生可在暴露的牙齦上使用新引入的牙周病治療藥物,由於這種藥物含有由小豬智慧齒齒苞抽取的牙釉基質蛋白(EnamelMatrixProteins),所以能有效刺激牙床骨細胞及牙齦組織再生,從而減低牙床骨萎縮及牙齒鬆脫的風險。

減低排斥

此外,NiklausLang指出現時用於植牙手術的口腔植體一般需要二至六個月才可與牙床骨穩定整合,但由於新一代口腔植體的表面經過化學活化處理,所以與人體組織結合的時間可縮短為六至八周,從而減低因植體不穩定而產生的排斥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