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南部阿爾卑斯山的溜冰場塌天花,在場內溜冰的大小朋友要承受的是雙重打擊,一是砸下來的天花瓦礫,二是壓塌天花的積雪壓下來和被困冰面上,因此除了會被瓦礫砸傷,他們還可能體溫過低失救。
救援人員與時間競賽
在慘劇發生後六小時,救援人員從積雪瓦礫堆中救出一名女子,她不但滿身傷痕,而且體溫很低很低,是體溫過低症。救援人員抓緊時間,就是怕在攝氏零度以下的嚴寒中加上在冰天雪地裏,被困生還者即使不砸傷,也會因體溫過低失救。消防部門負責人蔡夫坦言:「救援時間愈長,得救機會愈微。」
香港的家庭醫學醫生關嘉美就認為,被困溜冰場的傷者同時受創傷、體溫過低症和缺氧威脅,「情況完全唔樂觀」。據她說,體溫過低症會減慢人體新陳代謝和血液循環,令腎、心臟和腦部等器官「唔夠血到」,造成心律不正常和缺氧,肺部會水腫,減少吸入氧氣量,最後影響腦部神經中樞,嚴重者會死亡。
體溫過低症急救困難
而體溫過低症急救方法繁複,「要吊水、披暖氈、插尿管」,讓患者體溫慢慢回升,約一小時升半度,升得太快就會休克,也要打抗生素針防止感染肺炎,救護車設施不及急症室齊全。
至於德國被困積雪瓦礫下的生還者可支持多久,關嘉美說要視乎多個因素,包括他們是否受重傷、身體是否健壯和衣物是否保暖等,「如果好好彩,都可以捱一兩日。」
德新社/法新社/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