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捷生雜文:天地大戲場

孔捷生雜文:天地大戲場

舊時城鄉戲台多有楹聯,其中當數「天地大戲場,舞台小世界」這副對子最凝練,皆因粉墨春秋濃縮着許多人生道理。
不幸的是中國戲迷太多而且看戲看得太投入,竟將國事家事天下事都戲劇化,世間之高尚與猥瑣、美好與醜惡、真誠與虛偽、喜悅與悲傷……都不過是人生如戲。
近讀古德明的〈胡錦濤探病〉(刊於本版十二月十七日),那就是一齣折子戲,把愛滋病人不遠千里召來,原來只是明君戲裏「愛民如子」的一件活道具,胡錦濤和病人握手敍話,出鏡不過片刻,活道具便如瀕死羔羊接受主人最後的撫慰,羊眼裏溢出了盈盈淚光!
古君之文撩開了戲台帷幕之一角,所謂「天地大戲場」,事事皆可入戲,人人皆可做戲。二○○四年溫家寶去河南省上蔡縣「愛滋村」(文樓村)與愛滋病患者過年,本來也是一齣煽情戲,這回成了冤大頭的卻是溫老總。縣鄉官員把患者和上訪者統統軟禁或放逐出村,而「特訓」一批假病人與總理周旋,於是施恩與感恩兩造之間一片歡聲笑語,大有「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之情懷。
殊不知這都是做戲,溫家寶口諭發給每個村民十元壓歲錢,村官即虛報人丁,戶口冊上驟然多出八百八十三人,騙去溫總近九千元。這還只是區區小數,國際捐助和國家定點免費施藥的愛滋村,所有藥品都被高價出售,把價錢推得愈高,地方政府向衞生部要錢就愈敢開口。

難怪上蔡縣委書記楊松泉能在窮縣而立地成富,號稱「楊半億」!
在中國這類大戲既「濫」而且「爛」,官民明知是戲,卻也照演不誤。九十年代中胡錦濤到天津和平區視察,胡彼時僅為政治局常委而已,卻已被「入戲」,在街邊作歡迎狀的市民都是民警或退休民警及其家屬假扮的,胡視察菜市場,一豬肉攤主舌粲蓮花,對胡介紹豬肉如何新鮮和便宜,才兩元多一斤云云。此人見官倒不怵,他是《水滸傳》裏的屠戶「鎮關西」還是《黃飛鴻》裏的「豬肉榮」?孰知竟是居委會主任客串的,更絕的是,胡在豬肉攤檔僅停留了十數秒,才離去就驚現爭購便宜豬肉的人龍,原來其時的肉價實為七元多一斤!
關於中國人慣於看戲和精於做戲,魯迅當年就深惡痛絕,他寫道:「但這普遍的做戲,卻比真的做戲還要壞。真的做戲,是只有一時,戲子做完戲,也就恢復為平常狀態的。」
豈知病態的社會和病態的國民早已不知何為平常狀態,故魯迅又說:「不幸因為是『天地大戲場』,可以普遍的做戲者,就很難有下台的時候……」(魯迅《宣傳與做戲》)
要掀翻權勢者的人肉筵席,必先拆去那爾虞我詐的大戲台。然而要戒絕人丁興旺的票友之戲癮,只怕比戒毒還難得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