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智慧:中資銀行股堪看好

理財智慧:中資銀行股堪看好

踏入2006年的第一個交易日,中資金融類股份造好,三隻巨型中資股包括建設銀行(939)、交通銀行(3328)及中國人壽(2628)都創新高,相信今年香港股市焦點仍會集中在國內金融類股份。
國企改革進行了多年,剩餘需要改造的國企,主要是金融及電訊類股份,而早幾年前電訊類大型國企都上了市,只剩下金融類國企。
金融類股份主要是保險股及銀行股,而保險類大型股份亦有不少已經上市,包括中國人壽、中國財險(2328)及平安保險(2318),未上市的只剩下中國再保險公司。

加快上市迎競爭

中國加入了世貿之後,承諾在2007後開放金融業市場,而金融市場的特點是資本密集及講求效率,如果追不上國際水平,很容易被淘汰。故此,降低壞帳率、增加股本回報,便是改造中國金融體制的當前要務。
距離開放金融市場的時間還有一年多,而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中,只有建設銀行已上市,其餘三家銀行如果不加快上市步伐,在全面開放市場之後,生存空間便會收窄。
上市的目的,是改造股本結構,降低壞帳率及增加營運資金,以迎接開放市場的新挑戰。因此,除非有其他不能遇見的問題,中國銀行及中國工商銀行如不能在06年上市,在全面開放中國金融業之時,可能會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所以它們必須盡量做好上市準備。
既然今年股票市場的焦點會集中在中資銀行股之上,建行及交行今年的表現理應可以看高一線。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