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明天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小寒」,開始轉冷,傷風感冒勢所難免,今年更逢禽流感威脅,香港人居住在稠密空間,如何可以做到零感染?除了藥物「特敏福」和抗流感疫苗外,其實坊間還有不少傳統妙方,能增加抵抗力,預防傷風感冒。 記者:蔡元貴
《日本時報》一篇特稿列舉了防感冒十大妙法(見表),由日常食用的蒜頭、香菇,到古方的草藥紫錐花(Echinacea)、穿心蓮(Andrographis),以至老生常談的多運動、多休息,均包羅其中。文章說,世間上有多達三百種病毒可以引致普通感冒,這些病毒可以在短短一季之間變種,與其研製預防疫苗,倒不如從人體抵抗力入手。
劇烈運動降低免疫力
原來日常食用的東西中,已有不少具備預防感冒的效用。先說大蒜,蒜味濃烈難聞,曾經有人說過,吃蒜後口氣特大,人人避之則吉,自然減少傳染疾病。實情是,蒜素(allicin)是一種強力的天然抗生素,有助增加免疫細胞的活動能力。古埃及建造金字塔的工人就是靠吃蒜頭維持身體健康,而古羅馬的士兵更往往在打仗前吃蒜增強體力。
十大妙法中,比較陌生的是紫錐花和穿心蓮兩種草藥。紫錐花生長於北美草原地區,研究顯示,紫錐花能增強及刺激人體免疫系統,有助消炎殺菌,對發燒、流感及關節炎均有預防作用。美洲印第安人很早就使用紫錐花治病。不過香港中醫師公會會長關之義說,紫錐花少見於亞洲區,香港甚少使用。
另一種名字相當惡毒的穿心蓮,則屬於亞洲常見灌木植物。穿心蓮曾於印度一九一九年流感大瘟疫時廣泛使用,成功抑制疫潮擴散。現時不少北歐國家也有採用穿心蓮以預防普通感冒;研究顯示,穿心蓮有助縮短感冒病發期及減輕併發症狀。關之義稱,穿心蓮主要功能是清熱解毒,中醫師一般用作治療蛇咬及各痛腫病症,很少用作治療感冒。
說到底,健康生活還是最重要。文章指出常做運動的人,可以減低感染感冒的比率達兩成半。所謂運動,即每天步行三十分鐘已經很好,太劇烈的運動如馬拉松長跑訓練,可能會弄巧反拙,導致免疫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