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策裕理:2006年能源投資策略

晉策裕理:2006年能源投資策略

隨着全球對石油的需求持續增加,2005年大部份時間油價均處於上升周期,大多數能源公司都能擴大盈利,大部份能源股亦跑贏大市。但究竟油價在2006年能繼續保持強勢?
其實,自2004年開始,全球對石油需求的增長便已呈現放緩,只不過2005年颶風吹襲墨西哥灣,大量摧毀了煉油設施,油價才被推升至歷史高位,但筆者相信在2006年,石油市場會踏入緩衝期。

油市進入緩衝期

在這個新周期,全球對石油需求只會緩慢地增長。以中國為例,政府正逐步減少對石油的依賴,盡量利用其他替代品如煤及水力發電。同時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將有能力提高產量,再加上來自非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的石油供應會持續增加,在這情況下,油價最多只能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不會再有太大的升幅。筆者預料,油價在2006年會圍繞60美元1桶窄幅上落。
現時產油行業要取得一個較高的盈利去支持龐大的資本投資,如增加煉油設施及提高上游後備生產能力,使到供求得以平衡。如果油價在這個時候大幅向下調整,會令產油商的盈利下降,不再願意投資於成本甚高的煉油設施,而上游後備生產力若得不到改善,石油短缺的問題便永遠不能解決。所以,一個較高的油價在緩衝期是非常重要的。

產油成本仍高企

另一個令油價持續高企的原因,是不少產油國政府如委內瑞拉、俄羅斯從2000年油價開始上升的時候,已不斷向產油商提高稅收。高稅率絕對增加了他們的生產成本,間接使到油價難有下調的空間。
除了油價高企外,筆者相信在緩衝期會出現以下的情況︰
1.全球對石油需求的增長繼續放緩,但數年內仍有增長;
2.石油輸出國組織和非石油輸出國組織將提高投資以維持產量增長;
3.中國在2006年對石油需求增長可能重現,但會比2004年時溫和。因為當年能源短缺,吸納了大量的石油到中國,所以打後2年都沒有短缺的問題。同時新的煤發電廠亦投入生產,減少對石油的依賴;
4.石油生產商將會投放更多的資本在非常用的碳氫化合物資源(non-conventionalhydrocarbonresources),例如油沙、液化天然氣及天然氣製油上,使油和天然氣的長線成本增加,但也令整體的能源消耗率減慢;
5.各地政府將繼續向產油商加徵稅收,生產成本會進一步提升;
6.鑽油台及其他設施及服務的價格會繼續上升,表示生產商並未因成本上升而停止投資。
由此可見,為上游生產商提供設備及服務的公司將會是緩衝期的最大得益者,情況就有如獨立探勘與生產公司(E&Pcompanies)及獨立煉油公司(Refiners)為上升周期的最大得益者。跟上升周期不同,投資者在緩衝期應重新釐定投資能源的策略——探勘與生產類型公司在2006能取得的盈利有限;煉油公司在2006年應能維持好表現;至於設施及服務供應商則是最值得投資的。當然,其他經濟因素如通脹和加息步伐等,都會對油價造成影響,投資者應全面考慮各因素,以便作出合適的投資決定。
投資研究部
晉裕環球資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