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立法會否決政改方案後,社會上出現了不少奇談怪論,例如特首曾蔭權先生就不斷強調被否決的政改方案可以讓香港政制朝民主邁進一大步,彷彿曾先生、特區政府以至全力為政改方案的政黨如民建聯才是真正的「民主派」;例如有學者及政界人士指反對政改方案的泛民主派議員不夠務實、不懂妥協,以至令政制原地踏步。
香港的政制在○七、○八年沒有寸進、只能原地踏步無疑是令人遺憾、令人失望的事,但導致這個不理想後果的是拒不讓步的中央政府、是不肯為市民爭取民主的特首及特區政府、是對政治特權戀戀不捨的政黨。只要看清楚這些事實就知道,不管泛民主派及市民怎樣妥協、怎樣務實也沒有辦法在今次「鳥籠政改」中令政制朝普選的方向邁進。
香港市民要求盡快落實雙普選、要求盡快落實全面民主的意願是非常清楚、非常穩定的,然而中央政府由始至終不肯面對這個訴求、由始至終不肯回應這個訴求;到○四年當市民的民主呼聲更強烈、更響亮的時候,中央政府不僅絲毫沒有讓步,反而透過人大釋法硬生生的否決○七、○八雙普選的可能、硬生生的規定立法會直選議席跟功能組別議席的比例維持不變。而當泛民主派及市民願意妥協、願意退讓,只要求中央政府及特區政府定出明確的普選時間表時,中央政府同樣不為所動,只肯不斷重複一些空泛的口號如甚麼沉實、有序、穩健發展民主等。在中央政府寸步不讓、冥頑不靈的情況下,香港市民還能退到哪裏、還有甚麼可以妥協呢?難道要香港市民接受到二○四六年實行雙普選嗎?
無數的民意調查、多次的大型公眾集會及遊行都清楚顯示,香港市民希望盡快為雙普選制訂時間表及路線圖、希望特區政府可以為港人爭取普選時間表;然而特首曾蔭權先生由始至終不肯正視這個訴求、不肯回應這個訴求,只是採取「一味靠拖」的策略,推說要先討論一些不着邊際的概念或制度如兩院制、推說要先由他委任的策略發展委員會先醞釀一段時間才作討論;結果整個普選時間表的討論便被無限期的押後、凝聚社會共識的機會便被無限期推遲。像這樣只懂看中央政府的臉色不肯為市民的訴求據理力爭的特首、像這種只懂無限期拖延民主進程的特首,怎麼有臉說自己為民主努力呢?難道扼殺民主進程就是在推進民主嗎?
當然還有那些口頭上說支持民主但實際上拖民主發展後腿的政黨如民建聯。曾經,這個政黨把○七、○八雙普選寫在政綱內,列為重要爭取目標,可在中央政府及特區政府表明否決○七、○八雙普選及不制訂普選時間表後,民建聯就像得了健忘症那樣忘記了本身對爭取民主的承諾,改為全力支持一個對發展普選毫無助力的政改方案。像這種只懂跟從當權者指揮棒轉向的政黨,怎麼有臉說自己是在推動民主、是在為香港的民主發展盡力呢?
是的,政治是需要妥協才能得到成果的,但是,妥協不可能是單方面的,妥協是需要互諒互讓的。在今次政制改革爭議中,香港市民已作出了重大的妥協、重大的退讓,只因中央政府及特區政府寸步不讓才令香港政制原地踏步。往下來要打破政制發展的僵局,最重要的是中央政府改變僵化的政策、最重要的是中央政府真正回應香港市民的民主訴求。特首曾蔭權先生有勇氣在新的一年爭取中央政府改變政策、有勇氣真正推動民主進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