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花微笑--小小和尚 悟道出塵
此硯的下半部有一天然金眉,像是一個小和尚的眼眉,加上金花紋理,更凸顯了小和尚眉目慈祥,是黃學明第一件歙硯收藏品。他利用了一個典故,即禪宗達摩傳授衣缽予小和尚惠能,故取名為「拈花微笑」,藉此突出小和尚頓悟得道的神態,加上「禪分南北法無分 漸悟能修頓亦行 身心幻有何方覓 拈花微笑不可云」的詩句,更能表現小和尚了卻煩惱的意境。
月羞人--天然金暈 詩情畫意
黃學明偏好月亮,所以有一系列名為「月亮的約會」的歙硯。其中一方是上半部為天然金暈紋理,剛好像一堆雲,設計師遂在「雲」堆中加上月亮,使其成為一幅美麗的夜空構圖。黃學明為此硯配上宋代詩人張千的一句「雲破月來花弄影」,再加上自己的感覺,寫了後句「花香雲淡月羞人」,令其意境更有詩意,因而取名為「月羞人」。
清風行--夜空飛翔 夢境重現
此硯的構思是來自黃學明的一個夢,夢中他飛返祖國,遊遍不少地方,因此他找來工匠,替他以這意境作題材,在硯上雕刻一個人在夜空中飛揚。這是黃學明最喜愛的歙硯之一,因上面的金暈天然紋理會隨光線乍隱乍現,有如天上閃星,又像是一抹銀河,有「人在風中飛」的意境,故取名為「清風行」。
信是有緣--殘書破卷 真情永在
「信是有緣」是黃學明首件有份參與創作的歙硯,旨在安慰老師喪妻之痛。老師及師母曾聯手著作一本名為《信是有緣》的書籍,加上二人一生從事教育,故他把這方古樸的歙硯刻成仿似一本書,取名「信是有緣」。此硯是一片薄薄的硯石,左方更缺了一角,黃學明利用這個缺陷,凸顯了老師喪妻之痛,寓意「殘書破卷,真情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