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為汽車製造大國,境外用家或對國產轎車的質素有所保留。但對國產客車,也許會以「平、靚、正」來形容。國產客車「一哥」宇通在去年中悄然進軍香港,短短半年已賣出三十多輛,銷售額達2200萬元(港幣.下同)。宇通客車港澳區總代理、永凱巴士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羅榮海表示,由於國產客車的價錢,較日本底盤、香港組裝的日本客車具競爭力,在今明兩年香港的客車將進入換車高峯期,以及內地自由行政策的帶動下,國產車在港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我之前都沒聽過宇通客車嘅名。」在港一直從事DAF重型載貨車的羅榮海,是在○四年內地的一個大型車展上,首次接觸宇通客車的。他在得知宇通的來頭,以及宇通與德國MAN公司成立合資企業,採用與歐洲同步技術的中高檔客車專用底盤的訊息後,大大改變了他對國產車的印象。
較日本車平10多萬
目前,行走全國的十輛客車中,宇通客車佔兩輛。宇通一直以內銷為主,直到○四年才開始出口。宇通集團綜合部經理趙殿華稱,宇通現階段主要出口至古巴和伊朗,香港市場只是剛起步。
「歐洲車太貴,而與國產車檔次相若的日本車亦貴十多萬元,令國產車有發展空間。」羅榮海以一部四十六座位的客車為例,一部宇通的價錢為九十多萬元,但日本車,僅日本底盤、香港組裝就賣到一百多萬元;歐洲車就更加貴,全歐洲進口賣到一百八十萬,即使歐洲底盤、香港組裝亦要一百四十多萬元。」
由於歐洲車偏貴,香港的客車市場現主要是日本車和國產車在競爭。當中,日本車僅剩下五十鈴,國產車如早年已進軍香港的金龍、中通客車,則後勁不足。
今明年換車高峯期
趙殿華稱,宇通亦希望借助香港打開東南亞等市場。目前,宇通在全國的市場佔有率逾百分之二十,去年的產量初步估計近兩萬台,出口約佔百分之一。
經過九個月的談判,去年上半年才取得宇通港澳區總代理的羅榮海稱,宇通進軍香港的時機較好。由於香港現時行走的客車較老化,車主多因為沙士、九一一等事件,延後更換,加之自由行等政策,羅榮海稱,今明兩年香港的客車將進入換車高峯期。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