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當大部份小孩的新年願望是購買最新款的遊戲機和到日本旅行時,一群貧窮兒童卻許下「唔使再做童工」、「學校旅行唔使錢」等卑微的願望。一個關注兒童權利的團體昨發表全港首份民間兒童專員報告,公布貧窮兒童十大關注事項,促請政府落實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維護弱勢兒童平等發展的權利。 記者:趙燕婷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兒童權利關注會的百多名兒童權利大使,早前選出貧窮兒童十大關注事項。其中,港府未設立貧窮線及制訂滅貧指標最受關注,其次是童工問題、綜援削多增少及學生資助不足等問題。
十二歲的王文禮年多前成為童工,每星期都要拾報紙變賣,賺取五至六元的微薄收入。他非常擔心被同學知道自己是童工,因而被取笑及排擠。文禮直言,家人除無法為他支付課外活動費用外,甚至連支付百多元的書簿費也有困難,更憂慮升上中學後或因經濟問題而須停學。現時文禮和母親依靠三千多元的綜援維生,他希望母親可以找到穩定工作,母子二人自力更生。
學校旅行原是學習生活的一部份,但八歲的謝偉雄卻因未能支付九十一元的旅行費,因而無法參加學校的燒烤旅行活動。他說:「如果我同媽咪夾晒啲錢去旅行,就會得番好少錢買餸。不過有錢都唔會去,因為想留番啲錢等媽咪無錢嗰陣可以用。」此外,偉雄也因學費昂貴,無法參加學校的敲擊樂班和口風琴班。他的新年願望是學校旅行和課外活動均毋須收費。
醫療開支成負擔
領取單親綜援的女孩陳美好除了要為日常開支而擔憂,近日更要擔心自己的醫療開支會成為家人的負擔。她說:「醫生話我左耳嘅中耳有積水,要開刀做手術,但係手術又唔知幾多錢,我媽媽每個月預留畀我嘅開支只有幾百蚊,我擔心會唔夠用。」
社區組織協會的兒童權利大使建議,港府須成立專責小組了解貧窮兒童的需要,並制訂具體的扶助兒童脫貧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