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論中國:陳水扁難破跛腳困局

盡論中國:陳水扁難破跛腳困局

台灣總統陳水扁就任五年多以來,昨日首次在元旦祝詞中提到要「公投制憲」,並強調未來兩岸經貿政策基本原則將轉變為「積極管理、有效開放」。單從字面上看,這是民進黨當局在兩岸政策上的重大調整;但事實上兩岸關係的發展早已不以陳水扁的意志為轉移,無論他日後在兩岸政策上再作出多強硬的宣示,只要不觸及北京對台動武底線,兩岸關係就不會受到太大衝擊。
二○○三年十一月,當時着手部署競逐連任總統的陳水扁,首次拋出「公投制憲」時間表,揚言要在今年完成「修憲」、明年舉行公民投票確認新憲,並在二○○八年北京奧運開幕前實施。但他在前年和去年的元旦祝詞,再無提及被北京視為實現「法理台獨」步驟之一的新憲公投。而前年三月與總統選舉同時舉行的「強化國防」和「兩岸對等談判」公投,均因為投票率未過半而無效。

台獨主張嚇怕中間選民

正如多位台灣學者曾指出,「公投制憲」等激進邁向台獨的主張是一把「雙刃劍」,它既能鞏固「台獨基本教義派」對民進黨的支持,但同時又嚇怕中間選民,加上去年的多宗僚幕醜聞和執政團隊的舞弊案,導致陳水扁民望直插谷底。
在野黨繼贏取立法院過半席位後,又在縣市長選舉中大勝,令陳水扁在國會及地方政府都失去多數支持,連民進黨內部也發出要求陳水扁鬆綁放權、推出新領袖與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對撼的呼聲,至此,陳水扁已陷入「跛腳鴨」的困局。

北京寄望下任台領導人

陳水扁在兩岸問題上聲嘶力竭的叫喊,顯然是想表明自己仍未跛腳。可惜,換來的只是泛藍的痛罵和民進黨內部反對派的不屑。大陸方面,預料國台辦發言人會作出例行批評,中南海高層則不會有任何激烈反應。大陸現在的兩岸政策是,繼續加強與台灣民間和在野黨的交流,等待陳水扁兩年後離任,寄希望予下一任的台灣領導人。
面對在野黨、民進黨內部和北京的冷淡,阿扁要突破跛腳困局,談何容易。
李平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