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打造聰明生產
人類已踏入科技世界。科技發明了蒸汽機,造就了工業革命。科技簡化了物流和管理程序,令商業服務業發達。科技令電腦和互聯網誕生,令資訊和知識無遠弗屆,令更多人掌握知識經濟。但原來當知識可在網上隨手拈來,今年世界經濟出現了一個新思潮,就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ThomasFriedman提出的「世界是平的」──“theworldisflat.”
根據ThomasFriedman說法,世界是平的,因為更多國家和人擁有競爭和串連的工具,包括電腦和上網,令之前擁有這些優勢的國家和人相對沒有優勢了;換句話說,就是個個是聰明人,沒有蠢人了。
「世界是平的」再沒蠢人
怎麼超越沒有蠢人的世界?在這場西方思潮辯論中,就是擁抱創意。擁抱創意,香港由董建華時代已經提出,怎樣才有創意是個大問題。日本人出名抄襲,將外語本土化,orange變orenji、television變terebi,遷就民族舌頭捲不捲得動,就創造出新日語,是抄襲是創意,見仁見智。新加坡現在則由教育開始,用互聯網系統教授數學,說要培訓學生創意思維。
亞洲國家都搞創意,西方國家當然不甘被反超前,所以更着緊發掘新意思和意念。中國勞工成本低?美國就不鬥廉價勞工,卻追求聰明生產法,要勞工掌握科技技術,一個人可以做二十至三十個中國廉價勞工才做得到的事。一個例子是:美國戰艦Chosin號原要四百名水兵運作,但科技升級了的新一代戰艦只要一百名水兵。
勞斯萊斯的行政總裁JohnRose就說,變平了的世界,會愈來愈少用「發達、發展中和未發展國家」來分野,而是說「聰明、更聰明和最聰明國家」。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