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界殿堂級人物白雪仙,闊別舞台逾三十年,近日為「西樓錯夢」擔任藝術總監,雖然只在幕後沒有踏出台前,但仍然是戲迷目光焦點,回顧數十年藝術生涯,她說好奇心及不易滿足是推動她不斷嘗試追求創新的動力,自言「第二世都係揀做戲。」
「跪到佢畀我做為止」
仙姐是萬人景仰的偶像,但原來她經一番波折才能加入戲行,她接受香港電台節目《傑出華人系列》訪問時稱,其父親粵劇名伶白駒榮最初反對她學戲,因為「學戲唔成十大害」,但她意志堅決,不惜「跪到佢畀我做為止」,最終打動父親。
任、白是粵劇界經典傳奇,仙姐憶述一九四三年到澳門看戲初會任劍輝,「以為佢古老到不得了,點知佢新潮到不得了,真係風流俊逸。」兩人五六年組成仙鳳鳴劇團,仙姐坦言初時對粵劇沒有甚麼使命感,後來才有意提高粵劇的藝術性,故請唐滌生編寫《牡丹亭驚夢》,雖然觀眾不受落,但她堅持己見。任、白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把粵劇推上藝術新境界,六四年仙姐投資一百二十多萬元拍攝電影《李後主》,雖然票房理想,卻彌補不了巨額投資,仙姐不諱言當時很後悔,更遭任姐指她「多餘」,但現時已無怨無悔,「任姐話我永無滿足,得一想二。」
粵劇前景令她感無奈
退出舞台、淡出銀幕多年的仙姐,近日擔任粵劇「西樓錯夢」藝術總監再成為藝壇焦點,她事事親力親為的作風令後輩歎服,已獨當一面的徒弟龍劍笙、梅雪詩綵排時也不敢輕率。回顧大半生演藝歲月,她說對舞台熱情不減,「第二世都係揀做戲」,只是粵劇前景令她無奈,「學戲嘅人多咗,教戲嘅人多咗,但睇戲嘅人少咗,呢個就搞笑啦。」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