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是次邀請財團提交新郵輪碼頭建議,主要是希望在啟德郵輪碼頭預計二○一一年落成前,在啟德以外地區建成新郵輪碼頭。兩家建議選址尖沙嘴的財團,不約而同以配套設施為賣點;選址紅磡的郵輪城則以旅遊配合地產,希望建立地標性建築突圍。
信和置業項目經理陳偉豪表示,按該公司建議,包括規劃、更改地皮用途及興建等程序,預計新碼頭可在○九年落成,較啟德早兩年。另一賣點是現時信置旗下中港城有一行人天橋連接九龍公園,若落實在中港碼頭設立郵輪碼頭,則可以進一步將九龍公園「延伸」至海旁。他又稱,計劃除了碼頭外,另有配套設施主要是零售商場,但他未有披露具體詳情。
郵輪城最有地產味
九倉則建議將七號碼頭改建為國際郵輪碼頭,賣點是毗鄰發展成熟的唯一本港郵輪碼頭──海運大廈,新碼頭可停泊一艘排水量八萬噸的郵輪,預計成本六點八億元,毋須填海,興建時間四十五個月。九倉強調,計劃毋須政府斥資興建基礎設施,亦毋須填海。現址目前是一個二千多平方米的停車場,碼頭建成後,面積超過一萬七千平方米,比現時海運大廈的規模更大。
三個已公布的發展計劃中,以郵輪城計劃最有「地產味」,計劃包括兩個方案,選址均在紅磡,但建議的面積則分別為十八萬及二十四萬六千平方米,除兩個泊位,尚包括二至三家酒店、二萬九千平方米寫字樓,及最多達五萬平方米的零售面積,預計投資數十億元,三至五年內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