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萍語:中資股06年可跑贏大市

投資萍語:中資股06年可跑贏大市

2005年剛剛過去,雖然全年恒生指數高低波幅只有2000多點,但個別股份的表現則有頗大分別,尤其是國企股的升跌幅度更為參差。不過,無論去年的投資成績是否理想,當大家總結經驗之後,最主要的還是如何為今年投資作部署,至低限度也先要理解今年的投資環境與去年的主要分別,作為重整手上投資組合的第一步。
去年一直令投資市場憂慮的因素包括港美利率上升、中國宏調政策及國際油價急升等,令投資者對息率敏感股份及中資股的投資戒心較大,石油股卻相反地急升。但今年的情況料有頗大分別,利率上升周期快將見頂似已是市場共識,問題是今年利率將處於高位徘徊,抑或減息周期隨將展開?以目前美國通脹及樓市表現來看,筆者認為美國利率於今年首季見頂,但年內減息機會甚微,不過,這已對整體大市投資環境有幫助。

汽車航空股候低買

2006年中國因素與去年比較則出現強烈對比。去年市場一直憂慮中國經濟過熱,以及中國政府會否運用較強硬措施調控經濟等,因此,「宏觀調控」成為中資股表現的重大陰影,但今年的情況卻不同,甚至出現相反形勢。內地原材料供求轉較平衡(鋼鐵產品甚至有供大於求的現象),原材料生產商經過過去兩年受惠於商品價格上升之後,未來面對價格下調及盈利增長倒退,因此,大多數原材料股仍將處於下調壓力(黃金等貴金屬股料仍可受惠於金價上升)。
相反,去年一直承受原材料成本上升的下游企業則可望走出谷底。這除與成本逐步減輕有關之外,大多數下游工業類股份之股價已下調至偏低水平,因此,當這些企業的存貨逐步清減,股價將可明顯扭轉去年的弱勢。石化股仍有上升空間,其中尤以中石化(386)為佳,筆者於去年一直看淡的汽車及航空股,今年可考慮逐步候低買入,例如駿威汽車(203)及東風汽車(489)。
去年曾受熱捧的中資航運及電力股,雖然在過去多個月已有不少調整,但面對航運費下調、電力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增加及電力供應於2007年開始料供應過剩下,現階段仍非吸納時機。
在近月已明顯轉強的中資銀行、保險及消費類股份,受政府政策支持而續可保持強勢,政府已清楚表明內部消費將成為推動今年中國經濟增長主力,政府亦將進一步推動金融業發展,因此,平安保險(2318)、中國人壽(2628)、交通銀行(3328)股價仍具上升潛力。事實上,2006年為中國「第十一個五年計劃」的第一個年頭,亦是中國根據世貿協議需實施全面開放金融市場限期的最後一年,因此,預期將有更多有利內地金融企業的政策出台,筆者相信在上述因素,加上市場憧憬及資金追捧下,今年中資股(尤其國企股)可跑贏大市,投資價值遠高於去年。
熊麗萍 滙業財經集團證券部主管

作者熊麗萍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文所提及之上市法團,作者及其有聯繫者目前並無擁有財務權益。